[发明专利]小儿止痉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9498.0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0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於晶;郑骁隽;侯鹏;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於晶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70;A61P25/08;A61K35/32;A61K35/413;A61K35/583;A61K35/58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止痉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小儿止痉贴。
背景技术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症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小儿惊厥病因:
1.按年龄阶段分
(1)新生儿期 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和胆红素脑病多见。有时也应考虑到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巨细胞包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
(2)婴幼儿期 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多见。有时也应注意到脑发育缺陷、脑损伤后遗症、药物中毒、低血糖症等。
(3)年长儿 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癫痫、中毒多见。有时须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高血压脑病等。
(4)引起惊厥的几种常见疾病 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婴儿痉挛症,低血糖症,低镁血症,中毒,低钙血症等。
2.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
小儿惊厥的病因从按感染的有无的角度来分,可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1)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①颅内疾病病毒感染 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等。②颅外疾病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2)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①颅内疾病 颅脑损伤如产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②颅外疾病 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
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目前,西药治疗小儿惊厥采用长期规律口服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毒副作用大,容易对小儿肝肾脾等器官造成负担。中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小儿止痉贴,相对于西医疗法,其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小儿止痉贴,所述小儿止痉贴的原料药由茯苓、灯心草、酸枣仁、七层楼、牛胆、睡莲、女金芦、丝带蕨、臭草、枇杷、瓜萎皮、天竺黄、炙甘草、陈皮、覆盆子、肉桂、红花、附子、乌梢蛇、人参、天麻、玳瑁、丁癸草、羚羊角粉、胆星、蝉蜕、僵蚕组成。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小儿止痉贴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茯苓12-20份,灯心草10-16份,附子3-8份,酸枣仁5-12份,牛胆12-17份,七层楼7-12份,红花4-9份,丝带蕨15-20份,臭草10-15份,枇杷8-12份,女金芦3-7份,天竺黄11-14份,睡莲3-6份,炙甘草8-13份,覆盆子3-5份,肉桂1-3份,乌梢蛇5-10份,天麻5-10份,人参13-16份,玳瑁3-10份,丁癸草3-5份,陈皮1-3份,瓜蒌皮5-10份,羚羊角粉3-6份,胆星8-13份,蝉蜕3-5份,僵蚕11-15份。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小儿止痉贴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茯苓12份,灯心草16份,附子3份,酸枣仁12份,牛胆12份,七层楼10份,红花9份,丝带蕨15份,臭草15份,枇杷8份,女金芦3份,天竺黄14份,睡莲6份,炙甘草8份,覆盆子5份,肉桂1份,乌梢蛇10份,天麻5份,人参16份,玳瑁10份,丁癸草5份,陈皮1份,瓜蒌皮10份,羚羊角粉6份,胆星8份,蝉蜕3份,僵蚕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於晶,未经於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9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