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刹装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9843.0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4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鸿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刹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手刹是汽车制动系统中必备的驻车部件,用于斜坡停车或特殊情况下的驻车防溜车。现有手刹分为机械手刹和电子手刹,其中机械手刹因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在长时间内仍然是各汽车厂商配置的首选。
机械手刹采用杠杆原理,利用制动杆驱动棘轮转动、棘轮带动拉索支架拉动拉线,实现制动蹄片或传动轴的制动;当需要解除制动时,按住制动杆上的弹簧按钮,利用弹簧弹力解除棘轮的单向转动特性,外力作用制动杆手刹可恢复原位,使得制动蹄片或传动轴解除制动。
由于手刹的质量直接影响驻车安全,因此对其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并可实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回溯。但现有的手刹生产线为人工机械操作,通过人员控制实现设备操作。这样的生产操作方式一是会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不同使得拼装的手刹质量均一性不同,二是人工操作设备无法实现操作参数的测量和管控,也就无法对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回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手刹生产由人工操作而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产生原因无法回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手刹装配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刹装配设备,包括铆合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铆合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冲压台;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固定在所述冲压台上;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铆合装置上的压力部件工作使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相对运动冲压连接拉手与手刹本体;还包括存储装置和标识产生装置;所述铆合装置上具有测量压力部件工作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测量压力部件行程的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分别将测量的压力数值和位移数值传输至所述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各手刹根据其压力数值和位移数值形成的标识符号并将所述标识符号发送至所述标识产生装置;所述标识产生装置在手刹上形成与之对应的所述标识符号。
因在铆合装置设置了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台冲压过程中的压力和行程并存储至存储装置。标识产生装置将存储装置中代表加工手刹的标识符号设置在手刹上,可根据标识符号回溯手刹生产过程参数进而判断质量问题原因。
优选的,还包括拉索装配装置;所述拉索装配装置具有测量拉索长度的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将测量的拉索长度发送至所述存储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具有旋转编码器、拉手驱动部件和拉力传感器;所述拉手驱动部件驱动手刹拉手转动;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拉索连接、测量拉索拉力的大小;所述拉力传感器测量拉索拉力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拉手驱动部件运动;所述旋转编码器测量所述拉手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所述存储装置。
设置旋转编码器可测量拉手的工作行程,设置拉力传感器可测量手刹工作提供的拉力是否能够达到设定要求;通过以上可判断手刹的核心质量参数是否达标。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具有用于测量拉手上弹簧弹性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测量拉手上解锁杆行程的第三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位移传感器将测量的弹簧的弹力和解锁杆的行程发送至所述存储装置。
通过测量拉手上弹簧弹性力和拉手上解锁杆的行程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可判断手刹是否方便解锁操作。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具有用于测量手刹中电开关开闭的通电检测装置;所述通电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具有用于测量护套与拉手间隙的第四位移传感器,所述第四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标识产生装置为刻字机。
优选的,所述标识产生装置为条码打印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手刹装配设备中铆合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手刹装配设备中检测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鸿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鸿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9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