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广场地面沉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0227.2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9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继红;封洪峰;李小蒙;沈飞;周文喆;董振;陈洁;王锋;卢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4 | 分类号: | E01C7/14;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广场 地面 沉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广场地面地基的处理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广场地面沉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土地的使用情况越发紧张,当工程结构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又较软弱(强度不足或压缩性大),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时,就会出现在不良地基上施工的情况,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的壮大更加重了这种情况,许多工程不得不建造在过去被认为不适合建筑需求的场地上,从而出现地基变形、沉陷、不均匀下降等问题。
不良地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充填土或者其他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地基,其稳定性极差,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容易出现土地液化、沉降等现象,在不良地基上建设的广场,往往会由于地基强度不够和变形而出现沉降现象,而且沉降的延迟时间很长。如果在设计或施工中处理不当,就可能影响其上工程设施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工后沉陷,且适用于实际建筑施工的高效地基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作为各种广泛且细致的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通过在广场地基中夯击后形成强夯置换墩,增加地基的透水性和强夯的影响深度,然后在处理后的地基上铺设一层由水泥、粉煤灰、碎石及威兰胶组成的整平层,有效提高了广场的荷载承重能力,并避免了沉陷现象的发生。基于这种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通过一种防止广场地面沉陷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且明显降低了强夯的工作量及夯击周期,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防止广场地面沉陷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广场基地在施工前进行场地的平整工作,清除表层腐殖物后,使用平地机预压1~3遍,然后在平整后的场地上进行夯击点位置的标识;
步骤二:对所述夯击点进行第一遍夯击直至夯坑深度为2.5~3m,向夯坑内充填粒径不大于20cm的石块,然后对所述夯击点进行第二遍夯击直至夯坑深度为1.5~1.8m,向夯坑内充填粒径不大于12cm的石块,最后对所述夯击点进行第三遍夯击至夯坑深度为0.6~0.8m,向夯坑内充填由70~80wt%粒径不大于2cm的石块、5~15wt%的石灰及10~20wt%的黄土组成的混合物后碾压平整,通过在夯坑内充填石块后进行夯击挤密以替代低强度、高压缩性的泥土,且在强夯过程中地基产生的孔隙水可通过碎石消散,在第三遍夯击产生的夯坑内充填由石块、石灰及黄土组成的混合物,石灰及黄土进入石块的缝隙内,并逐步硬化,增加了置换墩的抗水性及强度;
步骤三:采用由3~8wt%的水泥、12~18wt%的粉煤灰、70~80wt%的碎石及0.2~0.6wt%的威兰胶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厚度为15~30cm的整平层的铺设,其中粉煤灰的加入可提高碎石基层抗收缩变形的能力,威兰胶的添加可促进粉煤灰、水泥及碎石之间的混合程度,且威兰胶吸水后粘度会增加,弥补了粉煤灰和水泥固化前的粘度不足,增加了粉煤灰和水泥对碎石的附着性,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平层的强度及抗压性。
优选的是,其中,步骤一中所述夯击点的相邻间距为10~12m,如果夯击点太密,会由于相邻夯击点加固效应的叠加,而影响夯击能向地基深部的传递,但夯击点间距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地基加固效果,广场的相邻间距选择为10~12m,即可满足施工承载力的需要。
优选的是,其中,步骤一所述夯击点可布置成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其中,步骤二所述夯击使用的夯锤的底面积为2.5~3.5m2,强夯产生的巨大冲击能量,破坏了土地原有的结构,降低了土地的压缩性,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夯锤底面积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其加固深度,夯锤底面积也不能过小,否则泥土易向侧面挤出,加固效果较差。
优选的是,其中,步骤二所述第一遍夯击的单击夯击能为3200~3500kN·m,所述第二遍夯击的单击夯击能为2500~2800kN·m,所述第三遍夯击的单击夯击能为1200~1500kN·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遍夯击和第二遍夯击的时间间隔为4~6天,第二遍夯击和第三遍夯击的时间间隔为2~3天,强夯后土地中空隙水压力迅速增加,其消散后地基强度得到显著加强,所以每遍夯击之间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待地基空隙水压力充分消散后,再进行下一遍的夯击,以提高地基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0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