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可充电休眠仓的智能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1899.5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谢钢;庄利昌;谢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三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尉金洪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充电 休眠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手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可充电休眠仓的智能手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传统手环上添加运动追踪、存储、提醒等功能,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智能手机同步,用户通过手机APP查看数据,起到指导生活健康的作用,甚至通过将智能手环和蓝牙耳机合二为一,使其具有通话功能,手环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装饰品,而成为一种移动终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目前市场上具有蓝牙耳机通话功能的智能手环,数据的采集上传与通话等功能,功耗较高,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手环可以提供良好的功耗解决方案。
另外,目前市面上智能手环充电通过智能主体或腕带上充电接口充电,要求必须有外部电源才能完成,当用户处于户外时,无法给智能手环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可充电休眠仓的智能手环,采用本发明的智能手环,实现了以下目的:
1、提供一种休眠仓,使休眠仓具有移动电源特点,消费者可以通过USB接口和锂电池两种方法充电,方便实时充电。
2、充电管理电路用于内部锂电池的充电管理,保证锂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
电源管理电路用于智能手环锂电池的电源管理,保证锂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
电池保护芯片具有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和支持反接等完整的锂电池保护功能,并且具有非常小的工作电流,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
3、功能多,集计步与睡眠监控功能、语音通话、音乐播放、显示、提醒和实时充电于一体,省电、智能、无线、便携。
4、两个蓝牙芯片间的交替功能,可以显著降低功耗,延长续航时间。无用户来电时,智能手环处于运动追踪状态,这时只有蓝牙芯片U1工作,用于处理时间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当有电话打入时,蓝牙芯片U1停止工作,同时蓝牙芯片U8开始工作,这时智能手环相当于一个蓝牙耳机,方便用户与他人的语音通话,通过两个蓝牙芯片间的交替工作,降低了手环的功耗,延长了续航时间,可将手环续航时间延长到15天,是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续航时间的两倍。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充电休眠仓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联接的锂电池BT、USB接口、充电管理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电池保护模块,充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完成充电管理和电压变换,将电池电压转化为5V电压给智能手环充电;充电管理模块用于保证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11、电阻R38、电阻R39、发光二极管D8、二极管D9和电容C59,充电管理芯片U11的型号为2YL6,充电管理芯片U11的2脚接地,充电管理芯片U11的3脚接锂电池BT的正极、电容C59的一端,电容C59的另一端接地,充电管理芯片U11的4脚接二极管D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和USB接口,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经电阻R38接充电管理芯片U11的1脚,二极管D9的负极接电源管理电路,充电管理芯片U11的5脚经电阻R39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12、电阻R40、电阻R42、电阻R43、发光二极管D11、电容C61、电容C62,充电管理芯片U12的型号为2YL6,充电管理芯片U12的1脚经电阻R42、发光二极管D11接电压转换模块、二极管D9的负极、充电管理芯片U12的4脚、电阻R43的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接充电管理芯片U12的3脚、电容C61的一端、电容C62的一端和连接器J2的1脚,电容C61、电容C62的另一端、充电管理芯片U12的2脚、连接器J2的2脚接地,充电管理芯片U12的5脚经电阻R40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13、电阻R36、电阻R37、电容C57、电容C58、电感L9和二极管D10,电压转换芯片U13的型号为MCP1640,电压转换芯片U13的1脚经电感L9后接电压转换芯片U13的3脚、4脚及电容C57的一端、锂电池BT的正极,电容C57的另一端接地,电压转换芯片U13的5脚接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58的一端、二极管D10的正极,电阻R36的另一端接电阻R37的一端、电压转换芯片U13的6脚,电阻R37的另一端、电容C58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0的负极接二极管D9的负极,电压转换芯片U13的4脚接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三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三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1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