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湿法联合处理钒矿钠化焙烧尾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3351.4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4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然;刘鹏伟;杜竹玮;杨鑫龙;孙铭;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联合 处理 钒矿钠化 焙烧 尾气 方法 | ||
1.一种干湿法联合处理钒矿钠化焙烧尾气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取固氯剂、钠盐添加剂与磨好的钒矿混合均匀并造球,并在竖炉中加入球团矿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通入空气,所述钠盐添加剂分解温度高于固氯剂;
(2)将步骤(1)中排出的气体通入两级吸收的吸附载体中,再通过碱液喷淋装置进一步吸收残留尾气;
(3)步骤(2)两级吸收中的吸附载体饱和后进行洗脱;
所述固氯剂为铵盐类组合药剂,与钒矿的质量比为1:20~1:10;
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700~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钠盐添加剂为NaCl、Na2CO3和Na2SO4的组合药剂,其与钒矿的质量比为1:5~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造球得到的球团矿质量为50~100g,球团直径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3~6h,升温速率为10~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气量为40~200L/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吸附载体在洗脱再生后循环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吸附载体吸附饱和洗脱后的洗脱液经浓缩后用作沉钒结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碱液喷淋装置中碱液循环吸收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33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