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电化学法耦合植物修复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4909.0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4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盛国平;努扎艾提·艾比布;俞汉青;王允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电化学 耦合 植物 修复 废水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处理含铬废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电化学法耦合植物修复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中的铬主要以Cr(III)和Cr(VI)两种价态存在,其中,Cr(VI)进入生物体内后会诱发基因突变并有致癌的可能性,其毒性比Cr(III)高一百多倍。因此,如何处理水环境中的Cr(VI)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植物修复含铬废水是生物处理含铬废水的典型技术,具有投资及能耗低、维护简单和对环境破坏小等特点。在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处理大量含Cr(VI)废水时,Cr(VI)主要通过填料层吸附、微生物还原和植物根系吸收等途径去除。
然而,用上述方法处理含Cr(VI)废水时,处理过程缓慢、耗时长,从而导致处理效率低。因此,如何实现加快处理Cr(VI)的速率,强化植物修复处理含铬废水的效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电化学法耦合植物修复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处理系统处理含铬废水能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电化学法耦合植物修复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开口反应器,所述开口反应器下部具有进水口,且上部具有出水口;
所述开口反应器底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基质和负载在所述基质上的微生物;所述填料层中设置有阳极,所述阳极表面分布有导电材料;
所述开口反应器内对应出水口处固定有阴极支撑架,所述阴极支撑架上放置有空气阴极,所述空气阴极通过阴极支撑架与待处理的含铬废水的水面接触,且与阳极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开口反应器内种植有植物,所述植物根部依次穿透于空气阴极和阴极支撑架,且延伸至填料层内。
优选地,所述阳极与空气阴极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在10cm~40cm。
优选地,所述阳极选自碳毡、碳刷、石墨颗粒、石墨棒和不锈钢丝网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空气阴极选自碳毡、碳板和碳布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阳极表面分布的导电材料选自石墨颗粒、碳颗粒和活性炭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填料层覆盖在开口反应器底部,且其体积为开口反应器总体积的1/4~3/4;
所述阳极设置在填料层1/2~2/3的高度处。
优选地,所述填料层基质选自石墨颗粒、活性炭颗粒、火山石、沸石、陶粒和砾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阴极支撑架具有多孔结构,且其直径与开口反应器内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植物选自黑麦草、李氏禾、大米草、菖蒲和芦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空气阴极与阳极通过导线连接的回路上设置有电阻。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开口反应器进水口和出水口均相通的循环进料装置;
与空气阴极与阳极通过导线连接的回路并联的分析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物电化学法耦合植物修复含铬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处理的含铬废水引入开口反应器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出水;
所述开口反应器下部具有进水口,且上部具有出水口;
所述开口反应器底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基质和负载在所述基质上的微生物;所述填料层中设置有阳极,所述阳极表面分布有导电材料;
所述开口反应器内对应出水口处固定有阴极支撑架,所述阴极支撑架上放置有空气阴极,所述空气阴极通过阴极支撑架与待处理的含铬废水的水面接触,且与阳极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开口反应器内种植有植物,所述植物根部依次穿透于空气阴极和阴极支撑架,且延伸至填料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4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