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合成含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5043.5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2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祖利;董道青;张雪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30 | 分类号: | C07D213/30;C07D215/1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吡啶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合成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吡啶类化合物在天然产物及药物活性分子中广泛存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Bagley, M. C.; Glover, C.; Merritt, E. A. Synlett, 2007, 2459; G. D. Henry, Tetrahedron, 2004, 60, 6043; J. P. Michael, Nat. Prod. Rep. 2005, 22, 627;Baxter, P. N. W.; Lehn, J. M.; Fischerand, J.; Youinou, M. T.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94, 33, 2284; Lehn, J. M. Science, 2002, 295, 2400; Henry, D. Tetrahedron 2004, 60, 6043; J. P. Michael, Nat. Prod. Rep., 2005, 22, 627; Bagley, M. C.; Gloverand, C.; Merritt, E. A. Synlett, 2007, 2459.)。利用2-甲基吡啶类化合物与醛的加成反应合成此类含吡啶单元的化合物已有几例文献报道(J.-J. Jin, H.-Y. Niu, G.-R. Qu, H. M. Guo and J. S. Fossey, RSC Adv., 2012, 2, 5968; F. F. Wang, C.-P. Luo, Y. Wang, G. Deng and Yang, L. Org. Biomol. Chem. 2012, 10, 8605; X.-Y. Zhang, D.-Q.Dong, T. Yue, S.-H. Hao and Z.-L. Wang, Tetrahedron Lett, 2014, 55, 5462; N. N. Rao and H. M. Meshram, Tetrahedron Lett. 2013, 54, 5087; )。从已报道的文献来看,反应中使用的醛类化合物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产率有待提高。因此,发展新的合成含吡啶单元化合物的方法还有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合成含吡啶单元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不直接使用醛类化合物与甲基吡啶类化合物反应,而是用羧酸类化合物与甲基吡啶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含吡啶单位的化合物,大大拓展了合成含吡啶单元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所用的CuBr催化剂的量20%—30%,反应时间为24—36小时。反应结束后经过萃取,洗涤,干燥,浓缩和纯化的步骤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目标产物。
其中,萃取所用的溶剂为乙醚或乙酸乙酯;洗涤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用无水硫酸镁或者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使用旋转蒸发的方法将溶剂蒸干;纯化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反应底物使用的是廉价易得的羧酸类化合物,而不是文献报道中使用的醛类化合物,大大拓展了此类反应的底物范围,为人们合成含吡啶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化合物3a的合成
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溶剂,对硝基苯乙酸(0.25 mmol),2,6-二甲基吡啶(0.75 mmol),催化剂CuBr(0.075 mmol),二甲基亚砜作溶剂,氧气氛围下,120℃反应24小时。反应体系冷却后,用乙醚(2 ml)萃取6次,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旋转蒸发有机相得到粗产品。粗产品用石油醚:乙酸乙酯=3:1(v/v)为洗脱剂,硅胶为吸附相柱层析分离,得到固体产物3a,产率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5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