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水补漏用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06104.X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0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东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2/38;C08K3/16;C09K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水 补漏 防水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卫生间、地下室、水池用瓷砖防水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漏水补漏用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于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厨房、卫生间、地下室、水池,渗水、漏水现象较为普遍,给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不便,传统的维修方法多是采用砸的方式,即将瓷砖或水泥墙砸掉以找到漏水的位置,这种方式不仅影响使用、费钱费力,而且影响周边邻居正常的休息和工作。也有采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漏,但是由于材料搭配的不合理,防漏效果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仍会出现渗水、漏水现象,人们的正常生活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漏水补漏用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材料搭配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方便生产加工等优点,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成的防水材料能够弥补现有防水材料的不足,不用再将瓷砖或水泥墙砸掉即可实现防水处理。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漏水补漏用防水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一种漏水补漏用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酰胺、氯化钙、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亚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混合,并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后;
2)向步骤1)中加入三乙醇胺搅拌1~2分钟;
3)将步骤2)中搅拌后的混合物倒入瓷砖上表面,由低处往高处扫动60分钟以上,开始固化形成透明软胶状弹性固体。在本发明未凝固期间,若厨房卫生间出现向下滴水的现象,则采用堵漏王进行处理。
一种漏水补漏用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还可以为:
步骤一:将丙烯酰胺、氯化钙、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三乙醇胺、亚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组成A组,将过硫酸铵记为B组;
步骤二:将A组放入一个容器中,并向该容器内添加占水总量的45%的水进行搅拌,同时,将B组放入另一个容器中,并向B组所在的容器内添加占水总量的55%的水进行搅拌;
步骤三:将搅拌好后的两个容器内的物质,通过双液注浆机注入漏水点,3~5分钟后开始固化,固化后形成透明软胶状弹性固体,把缝隙堵住。防水性能好,见效快。
各组分的性能及作用如下: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能溶于水,在室温下较稳定,在室温下密度为1.32g/cm3,具有粘合性,增稠效果明显,最终改善了本发明混合后的性能。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溶于水。
三乙醇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微有氨味,易溶于水并呈强碱性,具有吸湿性,从而有效的阻漏。
氯化钙:为无机化合物,一种由氯元素和钙元素构成的盐,为典型的离子型卤化物。性状为白色、硬质碎块或颗粒,易溶于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水溶液呈微酸性,有利用本发明的固化,氯化钙对氨具有突出的吸附能力和低的脱附温度。
亚硫酸钠:为常见的亚硫酸盐,无色、单斜晶体或粉末,易溶于水,具有漂白的特性。
聚丙烯酰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粘合性和增稠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
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白色结晶或粉末,无气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即可对三乙醇胺溶于水后形成的碱性进行中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材料搭配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方便生产加工等优点,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成的防水材料能够弥补现有防水材料的不足,解决了厨房、卫生间、地下室、水池漏水的问题,无需再将瓷砖或水泥墙砸掉即可实现防水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使用带来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一种漏水补漏用防水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一种漏水补漏用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1)将丙烯酰胺、氯化钙、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亚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混合,并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后;
2)向步骤1)中加入三乙醇胺搅拌1~2分钟;
3)将步骤2)中搅拌后的混合物倒入瓷砖上表面,由低处往高处扫动60分钟以上,开始固化形成透明软胶状弹性固体。在本发明未凝固期间,若厨房卫生间出现向下滴水的现象,则采用堵漏王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东,未经张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6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