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玄武岩纤维板混凝土组合拱圈及其制备方法和拱式桥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6470.5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9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岩;林漓;张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聚源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4/00;B28B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玄武岩 纤维板 混凝土 组合 拱圈 及其 制备 方法 拱式桥 | ||
1.一种玄武岩纤维板混凝土组合拱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的玄武岩纤维板以及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中包括玄武岩纤维筋笼,所述玄武岩纤维筋笼与所述玄武岩纤维板固定连接。
2.一种玄武岩纤维板混凝土组合拱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纵向截面为弧形的玄武岩纤维板固定,所述玄武岩纤维板上固定连接有多根与所述玄武岩纤维板垂直的垂直玄武岩纤维筋,将多根与所述玄武岩纤维板平行的平行玄武岩纤维筋与多根所述垂直玄武岩纤维筋固定连接构成玄武岩纤维筋笼;
2)以所述步骤1)中玄武岩纤维板为底模板,安装侧模板与顶模板形成容纳所述玄武岩纤维筋笼的空腔,然后在所述侧模板和顶模板内表面涂抹脱模剂;
3)往所述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4)养护所述混凝土;
5)拆除所述侧模板和顶模板,得到玄武岩纤维板混凝土组合拱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玄武岩纤维板的制备方法为
1)将玄武岩纤维加工成玄武岩纤维纱线,将所述玄武岩纱线加工成具有网状结构的玄武岩纤维板状织物;
2)在模具内表面喷涂脱模剂,然后将步骤1)得到玄武岩纤维板状织物放置在模具内,所述模具与所述玄武岩纤维板状织物接触的面的纵向截面为弧形,往所述玄武岩纤维板状织物内填充热固性树脂粉末;
3)打开模具的加热功能,将热固性树脂粉末熔化成热固性树脂液体,然后保温一定时间,使得热固性树脂液体充分浸润玄武岩纤维板状织物;
4)关闭模具的加热功能,使热固性树脂液体冷却固化;
5)拆除模具,得到纵向截面为弧形的玄武岩纤维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中直径为0.6μm~0.9μm的玄武岩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60%~70%,直径为3μm~5μm的玄武岩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30%~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板状织物的厚度为1.5cm~3cm,其中网格的直径为80μm~1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加热箱和设置于所述加热箱上的4块侧面板,4块所述侧面板相互连接与所述加热箱构成一个上面开口的箱体,所述加热箱的顶面的纵向截面为弧形,所述加热箱上设置有使得导热油流入的进油口和使得导热油流出的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油泵与导热油池连通,所述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池连通,所述加热箱的4个侧面与底面的外侧均包裹厚度为50mm~80mm的保温棉。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质量百分比70%~80%的所述热固性树脂粉末的粒度大于等于325目,所述热固性树脂为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液体的保温温度为220℃~260℃,保温时间为20min~40min。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玄武岩纤维筋通过浸渍有热固性树脂液体的玄武岩纤维布与所述玄武岩纤维板连接,当所述热固性树脂液体固化后,使得所述玄武岩纤维筋固定在所述玄武岩纤维板上。
10.一种拱式桥,包括拱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圈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板混凝土组合拱圈或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制备的玄武岩纤维板混凝土组合拱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聚源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聚源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64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