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疟原虫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7013.8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7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董瑞玲;顾大勇;易品;张树平;朱玉兰;刘胜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地址: | 51803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疟原虫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疟原虫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待测样本,并且对待测样本进行处理得到红细胞悬液;配制含有皂素的裂解液;将红细胞悬液与裂解液混合并充分裂解后进行离心并保留第一沉淀,接着将第一沉淀充分裂解后进行离心并保留第二沉淀,接着用生理盐水洗涤第二沉淀至少三次后进行离心并保留第三沉淀;采用拉曼激光照射第三沉淀并且收集得到拉曼信号;以及对拉曼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疟原虫。这种疟原虫的检测方法通过皂素使疟原虫从红细胞内释放出来,再经过裂解疟原虫细胞膜从而获得疟色素,使疟色素浓缩起来,结合拉曼光谱技术,检测灵敏度较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疟原虫的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疟原虫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疟疾的早期诊断对疟疾的防治意义重大。疟色素是疟原虫感染人后,在宿主红细胞内消化血红蛋白产生的黑色不溶的副产物,可以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疟原虫感染。
目前疟色素的检测是疟疾检测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不仅能用于诊断疟疾的感染,也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目前疟色素的检测方法存在检测信号弱且灵敏度较低的缺点,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与疟色素在红细胞内含量少且缺乏很好的提取方案有关。
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集光学、物理学、信息学、光谱学及材料学等多学科的于一体的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疟色素在拉曼激光照射下会产生特异性的拉曼峰,即特征峰。拉曼激光检测疟色素的主要缺点在于疟色素含量少导致拉曼信号弱,从而导致检测灵敏度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灵敏度较高的疟原虫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一种疟原虫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待测样本,并且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处理得到红细胞悬液;
配制含有浓度为0.1g/L~0.5g/L的皂素的裂解液;
将所述红细胞悬液与所述裂解液按照体积比为1:5~20混合并充分裂解后进行离心并保留第一沉淀,接着将所述第一沉淀充分裂解后进行离心并保留第二沉淀,接着用生理盐水洗涤所述第二沉淀至少三次后进行离心并保留第三沉淀;
采用拉曼激光照射所述第三沉淀并且收集得到拉曼信号;以及
对所述拉曼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所述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疟原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测样本包括血液样本、阴性对照样本和阳性对照样本中的至少一种;
对所述待测样本进行处理得到红细胞悬液的操作为:对待测样本进行抗凝处理后3000rpm离心15min并弃去上清,将沉淀与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为1:2~5混合得到所述红细胞悬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裂解液中还含有浓度为8g/L~10g/L的NaCl、浓度为0.1g/L~0.3g/L的KCl、浓度为3.5g/L~4.0g/L的Na2HPO4·12H2O以及浓度为0.2g/L~0.3g/L的K2HPO4。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红细胞悬液与所述裂解液按照体积比为1:5~20混合并充分裂解的操作中,充分裂解的温度为36℃~38℃,充分裂解的时间为10min~15min;
将所述第一沉淀充分裂解的操作中,充分裂解的温度为37℃,充分裂解的时间为10min~15min。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行离心并保留第一沉淀的操作中,离心的转速为3000rpm~5000rpm,离心的时间为10min~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未经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7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