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带状印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7093.7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5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崔炳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炳麒 |
主分类号: | A61C19/00 | 分类号: | A61C19/00;A61F5/56;A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杨生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模 金属带状 铝金属 蜡层 稳定装置 隔开 基底 腊层 咬合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作咬合稳定装置的金属带状印模。上述金属带状印模,包括:第一蜡层,构成基底;第一金属带状印模及第二铝金属带状印模,以相互隔开的方式形成于上述第一腊层,并且由多个铝金属印模层叠而成;以及第二蜡层及第三蜡层,分别形成于上述第一金属带状印模及上述第二铝金属带状印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身与牙齿咬合稳定装置,尤其涉及,制作咬合稳定装置(occlusalsplint)所需的金属带状印模(Metal strip bite),上述咬合稳定装置用于缓解因磨牙或者下咽运动(吞咽唾液、食物等动作)等导致的咬合压力来保护牙齿,对全身性的第一颈椎(atlas)与第二颈椎(aixs)表现出牵引力,并作用于中枢神经与末梢神经,以此来缓解耳鸣、鼻炎、偏头痛等全身疾病,以蝶形骨的稳定性改善面部不对称与激素平衡。
背景技术
咬合稳定装置(occlusal splint)是口齿部使用厚度为1.5mm~2mm的装置,在睡眠或运动时,装套上述装置来保护牙齿,对全身性的第一颈椎(atlas)与第二颈椎(aixs)表现出牵引力,并作用于中枢神经与末梢神经,以此来缓解耳鸣、鼻炎、偏头痛等,以蝶形骨的稳定性改善面部不对称与激素平衡的装置。
这种咬合稳定装置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1)磨牙严重;
2)磨耗严重,在睡眠中每分钟做一回下咽运动时过度受力;
3)牙周疾病严重;
4)因咬合不稳定而需要矫正或镶补治疗,但无法承担费用;
5)因第一颈椎、第二颈椎的不全脱臼与腭关节的歪曲等导致发生全身症状;
6)因咬合变化导致的面部不对称;
7)腭关节存在痛症、张口障碍、张口杂音。
在结束了例如治疗蛀牙、镶补治疗、治疗牙龈等通常的口腔治疗过程的患者中,未达到理想的咬合状态(Dots in back,Line in front,By Dawson)的患者会利用称为T-scan的装置,力求建立理想的咬合接触点,即,建立同时多点接触(multiple simulationcontact)。
理想地,口齿部向侧方运动时牙合接触立刻分开,并且在咬合分布稳定的情况下,只需定期检查咬合与治疗牙周疾病即可。
图1示意性地表示前齿导引(anterior guidance)的重要性。
前齿导引(Anterior guidance)是指,在下颚的偏心运动(eccentric movement)时,根据上颚面与截断边缘而调整的颚运动(mandibular movement)。前组运动(Anteriorgroup function)的想法源于,当侧方运动时,如果多个前齿同时接触,那么施加于前齿部的力(force)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分散。所以,在下颚进行侧方运动时,犬齿与侧切齿,甚至中切齿会同时接触并引导其运动。
大多数患者不具有理想的咬合形态,相比于理想的咬合形态高出7~8倍的咬合力施加到牙齿,导致咀嚼肌的扭曲,并由此造成腭关节左右不协调,以至于第一颈椎、第二颈椎的不全脱臼(subluxation)作用于中枢神经与末梢神经,从而引发各种原因不明的全身疾病。
特别是,第二颈椎(axis)的扭曲影响大脑(brain)与脊椎136个肌肉。
因此,当咬合不稳定时,必须考虑咬合稳定装置。
图2示意性地表示利用T-scan III装置的咬合调整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炳麒,未经崔炳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7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非易失性NOR型闪存
- 下一篇:一种纳米改性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