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07581.8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K36/79;A61P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汗证包括自汗和盗汗。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其发病原因一是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以致卫外失司而津液外泄;二是由于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白芍30-35g、桂枝6-8g、人参5-6g、黄芪15-20g、生白术10-15g、五味子10-12g、麻黄根10-15g、柴胡6-10g、陈皮10-12g、大枣6-10g、甘草6-10g。
优选用量:白芍30g、桂枝6g、人参5g、黄芪20g、生白术15g、五味子10g、麻黄根15g、柴胡10g、陈皮10g、大枣10g、甘草6g。
本发明方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药理分析:本方所治之证是由于营卫不和,肺脾气虚而导致的卫外失司,津液外泄。故上述方剂首选白芍益阴敛营。桂枝发表解肌,一治营弱,一治卫强,合则调和营卫,共为主药。人参、黄芪、生白术补气固表、止汗共为臣药。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麻黄根收敛止汗;柴胡疏散肝经郁热;陈皮理气调中,共为佐药。大枣、甘草益气补中,缓和药性,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调和营卫、补气固表、收敛止汗的功效。对营卫失和、肺气不足所致的汗证疗效卓越。
剂型及用法:本发明中药剂型为汤剂,水煎服,一日一剂,煎煮两遍。头煎加凉水800ml,浸泡2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20分钟,取汁约200ml;二煎加热水8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50分钟,取汁约200ml。两煎所得药汁混合,早晚饭后两小时各服200ml,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辛辣寒凉食物,忌食萝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是由下列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制成:白芍30-35g、桂枝6-8g、人参5-6g、黄芪15-20g、生白术10-15g、五味子10-12g、麻黄根10-15g、柴胡6-10g、陈皮10-12g、大枣6-10g、甘草6-10g。
实施例2: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白芍30g、桂枝6g、人参5g、黄芪20g、生白术15g、五味子10g、麻黄根15g、柴胡10g、陈皮10g、大枣10g、甘草6g。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病人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8-68岁之间,其中28-38岁6例,38-48岁12例,48-58岁8例,58-68岁4例。
二、诊断标准: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
、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如甲亢、结核等。
三、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
四、治疗结果:服药一周为一个疗程,多数患者一疗程痊愈,重者两疗程痊愈。30例患者中有29例治愈,1例好转,有效率100%,治愈率96.6%,好转3.4%。
五、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女,45岁,公务员。2013年6月就诊。患多汗证三年,西医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但服药无效。平素常感乏力,易感冒。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据其症状体征考虑为营卫失和、肺气不足。给予上述中药服用一疗程,诸症消失,继服5剂巩固治疗,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病例2:李某,男,55岁,农民。2012年6月就诊。自述多汗1年,一年前做过“胃大部切除手术”。术后常常自汗、盗汗,伴有疲倦乏力,反复感冒。曾服过玉屏风颗粒,谷维素等,均疗效不显,求治于中医。查体:面色萎黄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脉细弱无力。脉证合参,考虑为营卫不和,肺气不足,给予上述方剂服用一疗程诸症消失,继服一疗程巩固治疗,随访至今未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平,未经刘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7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