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快速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08295.3 | 申请日: | 2015-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4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浩;刘强;龙振坤;吴铃;王莹;孟凡钰;高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色金属 矿山 酸性 废水 快速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污染物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快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山属于多金属矿,矿石含有铜、铅、锌、金、银、钼等有价元素,这些金属元素主要以次生的硫化矿为主,这些矿物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空气、水和细菌的共同作用,形成硫酸、金属硫酸盐,并溶出矿石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从而形成含有铜、铁、锌、锰等的酸性废水。矿山酸性废水排入环境后,会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水体的自然缓冲作用,消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导致水体出现发臭、变色等现象,并且酸性水会严重腐蚀管道、水泵、水泥等构筑物及其他机械设备,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及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目前,对矿山酸性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膜分离法等。化学沉淀法设备简单、技术成熟,但反应产渣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污泥含水率高,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离子交换法适宜处理低浓度的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效果较好,但所用的交换树脂再生频繁,操作费用较高。电解法应用于废水处理具有设备简单、占地小、操作方便、有效地回收有价金属等优点,但耗电量大,废水处理量小等缺点限制了它得应用范围。膜分离法适合处理低浓度重金属酸性废水,产水能够循环回用,但浓缩水需要进一步处理。从上可见,上述各种处理方法有利有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方法的应用,因此,如何研究 一种实际可行、经济合理的酸性废水处理方法是目前有色金属矿山面临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处理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无渣场和过滤系统,可实现酸性废水零排放的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快速处理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引水:酸性废水收集后,设立引水管道,通过自流或水泵引流至选矿厂附近的调节池内;
(2)、中和处理:将调节池内的酸性废水通入至中和反应池,在搅拌或曝气条件下投加碱性试剂调节废水pH值至7~9之间,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选矿生产流程:中和处理后的处理液和处理渣按一定比例给入到选矿厂的磨矿机中,与原矿共同磨矿后进入选矿生产流程,或给入到尾矿浓密机中,与选矿产生的尾矿浆一起浓密,浓密液返回选矿生产流程,底流进行压滤或直接排入尾矿库中。
所述步骤(1)中,引水管道的材质为不锈钢、PP、PVC或PE,调节池作防渗和防腐处理。
所述步骤(2)中,碱性试剂为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碳酸钠或氢氧化钠。
所述步骤(3)中,每天中和处理渣给入到磨矿机中的比重不超过选矿厂日处理矿石量的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有色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水量大、水质复杂、处理产渣量高等 特征,将酸性废水中和处理后直接用于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中,具有不对选矿生产指标产生影响,甚至提高选矿生产指标的作用,从而实现了酸性废水的零排放,渣的零贮存,缩短工程施工期、缩小工程施工量、降低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引水:酸性废水收集后,设立引水管道,通过自流或水泵引流至选矿厂附近的调节池内;
(2)、中和处理:将调节池内的酸性废水通入至中和反应池,在搅拌或曝气条件下投加碱性试剂调节废水pH值至7~9之间,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选矿生产流程:中和处理后的处理液和处理渣按一定比例给入到选矿厂的磨矿机中,与原矿共同磨矿后进入选矿生产流程,或给入到尾矿浓密机中,与选矿产生的尾矿浆一起浓密,浓密液返回选矿生产流程,底流进行压滤或直接排入尾矿库中。
所述步骤(1)中,引水管道的材质为不锈钢、PP、PVC或PE,调节池作防渗和防腐处理。
所述步骤(2)中,碱性试剂为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碳酸钠或氢氧化钠。
所述步骤(3)中,每天中和处理渣给入到磨矿机中的比重不超过选矿厂日处理矿石量的1.5%。
具体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82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