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炮射导弹武器平台用战斗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8374.4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5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峰;王世英;陶孟君;陈皓;杨青;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2/52 | 分类号: | F42B12/52;F42B12/76;F42B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梁勇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弹 武器 平台 战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战斗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高过载战斗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炮射导弹武器平台的战斗部。
背景技术
液相燃料装药战斗部启动时,先将液剂抛撒到空气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云雾,再经二次起爆,可产生2500℃左右的高温火球,并随之产生区域爆轰冲击波,起到摧毁目标和杀伤人员的作用,与常规炸药相比,体爆轰战斗部具有作用范围广、正压作用时间长和TNT当量高等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刘家骢等人在文献“壳体材料和壁厚对云爆战斗部爆炸波威力的影响”(含能材料,2004年,第12卷第z1期384页)中报道了壳体壁厚与战斗部爆炸威力的关系,认为壳体壁厚较小时,消耗的装药爆轰能较少,爆炸后的冲击波的TNT比当量较高。
炮射导弹武器平台具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操作方便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液相燃料装药战斗部搭载炮射导弹武器平台后可以显著提高其作战能力。但何恩山等人在文献“炮射导弹武器系统环境适应性要求与分析”(装备环境工程,2008年12月,第5卷第6期102页)中报道了炮射导弹的发射过载很大(一般大于3000g),使得薄壁壳体结构的战斗部无法在炮射导弹上应用,增加壳体壁厚又降低了战斗部的毁伤威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炮射导弹武器平台用战斗部,能够使战斗部满足炮射导弹平台使用时的高过载要求,而且壳体采用薄壁结构以提高战斗部的毁伤威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炮射导弹武器平台用战斗部,包括前挡板1、沉头螺钉2、壳体3、液剂5、中心管6、中心抛撒药7和后挡板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信4、中心螺栓8、抛撒药盖板10和螺母11,所述壳体3为圆筒体,筒体上端内壁连接有前挡板1,筒体下端内壁连接有后挡板9,壳体3内装填液剂5;前挡板1为带有中心圆形通孔1-2的圆板,前挡板1的上表面加工有周向均布的螺纹孔1-1;后挡板9为带有中心圆形通孔的圆板;中心管6为圆筒体,筒体上端与前挡板1的圆形通孔1-2连接,下端与后挡板9圆形通孔连接,中心管6内部装有中心抛撒药7;中心抛撒药7为同心圆柱体,中心抛撒药7的中空部分装有中心螺栓8;中心螺栓8为细长圆柱体,上端加工有外螺纹8-1,下端加工有外螺纹8-2;中心抛撒药7的上端安装有引信4,引信4通过沉头螺钉2与前挡板1连接,引信4为上端带有外法兰的圆柱体,引信4的法兰上加工有周向均布的沉头孔4-1,引信4的下端加工有中心螺纹孔4-2;中心螺栓8的下端通过螺母11与抛撒药盖板10连接,抛撒药盖板10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板,上端面与中心抛撒药7和后挡板9紧密接触。
所述中心螺栓8与中心抛撒药7的外径比为1:1.5~2。所述中心螺栓8的上下端的外螺纹[8-1、8-2]公称直径相同,外螺纹[8-1、8-2]公称直径与中心螺栓8中部圆柱体直径之比为1:1.5~2。所述中心螺栓8与液剂5的质量比为1:10~20。
发明的炮射导弹武器平台用战斗部,带来的技术效果体现为:
在薄壁壳体结构的战斗部中设计了抗过载装置,能够使战斗部满足炮射导弹平台使用时的高过载要求,壳体采用薄壁结构以提高战斗部的毁伤威力,从而使得薄壁壳体结构的战斗部可以在炮射导弹武器平台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炮射导弹武器平台用战斗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引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中心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前挡板,2、沉头螺钉,3、壳体,4、引信,5、液剂,6、中心管,7、中心抛撒药,8、中心螺栓,9、后挡板,10、抛撒药盖板,11、螺母,1-1、螺纹孔,1-2、圆形通孔,4-1、沉头孔,4-2、螺纹孔,8-1、外螺纹,8-2、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进行的同等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8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弹性囊虹吸泵
- 下一篇:大排量整体式转定子副摆线液压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