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0194.X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春雷;袁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26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继电器 状态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电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置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能表功能越来越多,其中通过内置继电器控制跳合闸实现外部用电的断与合的开关内置表应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能有效的节省维护成本,而备受青睐,这就要求我们能对它的核心部件内置继电器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
目前,内置继电器大部分带有辅助触点,继电器触点和辅助触点之间有联动结构,因此对内置继电器状态的检测大部分是通过检测辅助触点的状态间接实现的,这种检测方法不能直接反映出继电器实际所处的状态,会因为辅助触点的异常导致误判内置继电器的状态,不利于维护和操作,易引起用电纠纷等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继电器的实时检测电路,能有效的检测出内置继电器实际处于何种状态。
一种内置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它包括顺次连接的半波整流电路、电阻分压电路、电平转换电路,所述半波整流电路检测继电器前端的电压信号,将其变换为直流信号;所述直流信号通过电阻分压电路获得采样信号;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基于三极管Q1控制电平转换,通过检测三极管Q1集电极的电平信号就可以判定继电器实际处于何种状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半波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2-D4组成。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二极管D2-D4为二极管SM4007。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阻分压电路由R1-R16组成,所述R1-R5与半波整流电路串联作为第一支路,所述R6-R10与半波整流电路串联作为第二支路,所述R11-R15与半波整流电路串联作为第三支路,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并联后串联R17后接地。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由R17-R19、三极管Q1、电容C1、C2及稳压管D1组成,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7同电阻分压电路的分压节点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地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过限流电阻R18后同上拉电阻R19相连;电容C1接于分压节点与地之间,用于平波;电容C2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与地之间,用于滤波;稳压管D1与电容C1并联,起保护稳压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前端的半波整流电路主要起半波整流的作用,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电阻分压电路主要起电阻分压的作用,将220V的交流电压信号降低到合适的幅值,然后控制三极管Q1的状态,电容主要起平波的作用,将半波信号变成比较平滑的直流信号,之后可以通过检测三极管Q1集电极电平信号的高低来判断继电器处于何种状态,在本发明电路中,检测到的信号为高电平时,表示继电器处于打开状态,检测到的信号为低电平时表示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本发明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内置继电器的状态能有效的反映出继电器实际所处的状态,不会因为辅助触点的异常导致误判内置继电器的状态,大大有利于智能电表的维护,避免引起用电纠纷等矛盾。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置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的电原理图。
图3为图2状态下三极管Q1集电极的电平信号波形图。
图4为继电器处于打开状态的电原理图图。
图5为图4状态下三极管Q1集电极的电平信号波形图。
图6为优选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如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它包括顺次连接的半波整流电路、电阻分压电路、电平转换电路,通过检测电平转换电路的电平信号就可以判定继电器实际处于何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波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2-D4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D2-D4为二极管SM400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阻分压电路由R1-R16组成,所述R1-R5与半波整流电路串联作为第一支路,所述R6-R10与半波整流电路串联作为第二支路,所述R11-R15与半波整流电路串联作为第三支路,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并联后串联R17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0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