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阴化的太阳能车用内置防晒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1110.4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0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干清;刘皖;贺超;向阳辉;庞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阴 太阳能 内置 防晒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太阳能车用防晒装备,属于汽车防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阴化的太阳能车用内置防晒装备。
背景技术
裸晒在骄阳下的汽车,无需一顿饭的工夫,乘室就盖过“桑拿房”;实验表明,车外温度在不到32℃的情况下,当车门关闭时,车内温度在半小时内就飙升到44℃,一小时后竟骤升到70℃(王耀洲,王文超,江淘莎,等;一种汽车遮阳装置及方法[P],中国:CN103112341A,2013-05-22),车内温度竟然是车外温度的2倍还高,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势必导致车内饰件的老化与有害物质的释放,如甲醛、笨、二甲笨等(王峰,徐加庆,严和平,等;一种汽车空调自动换气系统[P],中国:CN103017301A,2013-04-30),倘若外界温度越高,情况更是如此;长此以往,无疑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甚至是无法估量的伤害;在防晒装备的设计中,除了应用最为普遍的外遮式防晒帘外,内挂式的内置防晒帘也屡见不鲜(http://www.dn88.net/2506949/),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无需下车遮阳,从而可免受烈日的煎熬,然而,由于它采取的是太阳光射入或热量进入车内后的防晒方式,故对防晒帘的反射与吸热提出了新的要求,况且,由于位于防晒帘与车窗玻璃之间的空气也要吸热,且滞留于乘室(刘关,于要东,李海艳,等;一种汽车自动换气系统[P],中国:CN203511227U,2014-04-02),因此散热问题便是内置防晒装备成败的关键;若要设计成把车窗及车顶全遮住的内置防晒帘,并非象外遮式防晒帘那样,有车顶作支撑,因此,内置防晒帘的支撑或悬挂方式,则是另一个困扰性难题;此外,对于采用半导体致冷的防晒装备,由于半导体制冷片冷热两端之间的传热及热端的散热直接关系着冷端制冷的成败,因此企图通过导线来传热而将冷热两端分离开来而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将冷热两侧隔离开来的方式(刘光宇,邹洪波,沈国强,等;一种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汽车防晒罩[P],中国:CN102897007A,2013-01-30),最终因违背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原理而会使其两端趋于同一温度而无法实现冷端制冷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适应性与可靠性高、可实现树阴化防晒效果的树阴化的太阳能车用内置防晒装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阴化的太阳能车用内置防晒装备,包括防晒帘、充抽气泵、制冷组件、太阳能光电板、蓄电池和气柱,所述防晒帘包括铝箔有机玻璃纤维布外层和有机玻璃纤维布内层,所述铝箔有机玻璃纤维布外层和有机玻璃纤维布内层的边缘之间通过所述气柱连接形成封闭的空气层、且有机玻璃纤维布内层和气柱上均设有排气管,所述防晒帘和气柱内置于汽车、且铝箔有机玻璃纤维布外层与汽车的车窗、车顶以及前后挡风玻璃贴合,所述太阳能光电板设置在汽车的车顶,所述充抽气泵、制冷组件和蓄电池均设置在汽车后备箱内,所述蓄电池同时与太阳能光电板、充抽气泵和制冷组件相连接,所述制冷组件与汽车乘室连通,所述充抽气泵与空气层和气柱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铝箔有机玻璃纤维布外层由铝箔层和有机玻璃纤维层从外至内依次连接成一整层,所述铝箔层与汽车的车窗、车顶以及前后挡风玻璃贴合。
所述防晒帘的前后挡风玻璃侧边缘设有开口线,所述防晒帘的车窗与车顶交汇处设有折叠带,防晒帘的前后挡风玻璃四周、车窗的下边缘与两中柱处设有轮廓带,各轮廓带处均设有所述气柱。
所述开口线处设有用于连通两侧空气层的通气管,所述折叠带和气柱处均设有用于连通两侧空气层的通气道。
所述防晒帘上设有多个用于在充气时控制空气层膨胀量的铆钉,所述铆钉包括柔性连接带和设置在柔性连接带两端的铆头,所述柔性连接带穿过铝箔有机玻璃纤维布外层和有机玻璃纤维布内层,所述柔性连接带一端的铆头与铝箔有机玻璃纤维布外层外部胶接、另一端的铆头同时与有机玻璃纤维布内层胶接。
所述排气管处设有用于限制进气的气体单向阀。
所述充抽气泵包括泵体和充抽气管,所述泵体与蓄电池连接、且所述充抽气管与所述空气层以及气柱连通。
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集成块、热进气管、冷出气管和风扇,所述半导体制冷集成块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热进气管和冷出气管与半导体制冷集成块连接后与汽车乘室连通,所述风扇设置于冷出气管上并与蓄电池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1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水片
- 下一篇:车辆用防震垫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