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鸡流水式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1311.4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5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正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52306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鸡 流水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禽类的养殖技术,特别是一种野鸡流水式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野鸡就是野生山鸡,个体较小,有尖长的喙,捕食虫鱼等小动物的能力、活动能力和飞行能力等都较家鸡强,野鸡属于纯生态条件下的动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味道好。野鸡有良好的特定遗传基因,即使进行长时间的人工驯养也不改变其野性和生物学特性。随着人们生活日渐趋于自然化,带有野性基因等诸多优良品质的野鸡越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人工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养殖的方法和设备大多套用家鸡养殖的,正是由于野鸡生物学方面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养殖技术出现很多新问题和新情况。
现有家鸡养殖的鸡舍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于养殖野鸡。现有家鸡养殖鸡舍,为阶梯式结构,公鸡和母鸡分开养,每个鸡舍关养3-5只鸡不等,从半大鸡到出栏都被挤在那个窄小的空间里,鸡只活动范围很小,不利于增强鸡只的体力。虽然通过投喂含有激素的饲料,鸡只生长很快,但肉质很差,母鸡下的蛋蛋白质含量少,做出的蛋菜口感差,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用这种笼式的鸡舍来养殖野鸡轻则鸡只生长慢,重则鸡只不适应环境而病死。有的野鸡养殖场的鸡舍较大,可以容纳几百只鸡,但属于窝棚式的,鸡只啄食、喝水、拉屎拉尿都在地面上,有的投食用一个食水槽集中投喂,但槽口低平,鸡只会站到槽口上拉屎尿,污染饲料,传染疾病。一群野鸡从半大鸡到出栏都是圈养在同一个鸡舍,野鸡活动范围有限,对鸡只野性的限制多,野鸡福利差,不符合野鸡的生长习性要求,对鸡只肉质蛋质的影响较大。因此,现有鸡舍和饲养方法对野鸡的饲养还不相适应,有必要研发新型的鸡舍和饲养技术来逐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野鸡流水式养殖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尿粪污染饮料和舍室,降低鸡群发病率,随鸡龄变化流水式轮换新场所,保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符合野鸡生长特性,高福利饲养,保证肉质和种鸡的原有特性和品质,高效率出栏,满负荷生产。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野鸡流水式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骤;
(1)建立有走廊连接的阶段舍室,舍室是由走廊连接的一组两层楼室,楼板为便于排泄物掉下的网板,每个楼室均有门与其他楼室或者走廊隔开或者连通,楼室的一层地面有坡度和排水沟,每个楼室均有阳台;
(2)楼室依鸡龄大小按顺序流水式编排,楼室数量按每一批次鸡群在每个楼室中住养天数和出栏时间计算确定;
(3)将一个批次数量的野鸡苗放养于第一个楼室,养足设定天数后转移到下一个楼室,此后逐室流转,直到最后一个楼室,对于腾空的楼室及时消毒处理,等待下一批次野鸡入住轮转;
(4)最后一个楼室出口处设置分鸡台,将出栏的鸡支进行分级分类,首先将体格健壮活力好的公鸡和母鸡挑选出来作为种鸡,剩下的作为肉鸡应市。
步骤(1)的楼室数量以10个为佳。
按顺序排列的第1室饲养0-10日龄的野鸡;第2室饲养10-20日龄的野鸡;第3室饲养20-30日龄的野鸡;第4室饲养30-40日龄的野鸡;第5室饲养40-50日龄的野鸡;第6室饲养50-60日龄的野鸡;第7室饲养60-70日龄的野鸡;第8室饲养70-80日龄的野鸡;第9室饲养80-90日龄的野鸡;第10室饲养90-100日龄的野鸡。
相邻两个批次野鸡放养间隔为3-5天,以便腾空楼室有充分时间进行打扫、清理、设备设施重置和消毒处理。
步骤(1)的楼室分设于不同的楼幢中,第1和2室分设于第1和第2幢中;第3-4室设于第3幢中;第5-6室设于第4幢中;第7-8室设于第5幢中;第9-10室设于第6幢中。
一至三幢一层的四壁和阳台均不透风;四至六幢一层的墙壁上有透风网板,阳台用网板封装。
一至三幢间的走廊和楼梯用彩钢瓦封死不透风,舍门用镀锌铁板做成。
第七幢为分鸡台,一层地面可以不设坡度和排水沟。
排水沟设置于一层地面的中部或者靠一边,各楼室一层的排水沟汇集于鸡粪池。
每个楼室的四壁和舍顶均用彩钢瓦制作。
每个楼室均有吊顶,以便保温。
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实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正红,未经唐正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1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浮漂踢杆
- 下一篇:一种肉裘两用良种小尾寒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