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11853.1 申请日: 2015-06-09
公开(公告)号: CN105147701B 公开(公告)日: 2019-01-15
发明(设计)人: 宋海燕;季光;刘洋;王立娟;张莉;徐汉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1/58 分类号: A61K31/58;A61P1/16;A61K31/122;A61K31/575
代理公司: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代理人: 潘诗孟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酒精性 脂肪性 肝病 中药 有效成分 复方 制剂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组成,原人参二醇、丹参酮IIA和大黄素的摩尔比为(10~100):(10~100):(1~10)。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经应用权重配方法设计按照各药物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并通过干预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效应筛选得出,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水平及减轻肝脏脂肪积聚和肝细胞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研究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概括了从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一类疾病。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NAFLD的发病率快速上升,成为引起慢性肝病最主要的发病因素之一。西方人群中,NAFLD的发病率在25~30%,在肥胖和糖尿病人中高达80%,成为引起肝酶异常的首要原因。在我国,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病的第二大肝病。目前NAFLD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其形成主要由于进食过多脂肪或脂肪代谢障碍,导致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在肝细胞内积聚。Day等提出的以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为轴心的“二次打击”学说似乎可以解释其复杂的发病机理,在学术界较为流行。在NAFLD形成的“二次打击”中,第一次打击是肝脏内脂肪的积聚,尤其是脂肪酸和TG,形成单纯性脂肪肝;第二次打击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导致脂肪变的肝脏发生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发展为NASH。

中国专利CN101919986A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0~20份,葛根10~20份,垂盆草20~40份,女贞子10~20份、白术10~20份、片姜黄5~15份。

中国专利CN102883721A于2013-01-16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选自式1表示的化合物1、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拉利汀或它们的药学可接受的盐的活性成分。

中国专利CN103800352A于2014-05-21公开了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由栀子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组成。

NAFLD尚无疗效理想的治疗药物,目前大批治疗NAFLD的药物,包括前述中国专利CN101919986A、CN102883721A和CN103800352A公开的药物在内,可调节脂代谢、抗氧化、改善IR等,或多或少显示出一定治疗作用,但尚无完全有效、作用肯定的药物可供临床使用,且这些药物长期服用存在一定毒性,因此患者很难长期坚持。本发明研制出的复方制剂,基于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三种中药绞股蓝、虎杖、丹参,由这三种草药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组成。传统中药复方注重整体综合治疗,其作用机理是多靶作用,但缺乏对药效物质的微观分析和组分质量控制,这成为中医药迅速发展的瓶颈。分离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阐述其作用并明确其靶点和机制,是中药研究国际化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对开发成分较少、质量可控、机制明确的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希望提出一种可显著改善细胞脂肪变性,减少脂滴积聚,减轻肝细胞损伤,并且疗效确切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

本发明基于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的临床实践和扎实工作基础,应用权重配方法构建有效组分配比优化筛选模式,实现复方制剂组分优化配伍复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1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