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整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3037.4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8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培义;严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汇众粉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B22F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3152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形 旋转 进出 装置 以及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整形机。
背景技术
粉末整形机能够一次性自动且连续地压制出精度高、光洁度较好的粉末冶金零件,具有少切削、节约大量原材料以及加工时间的优点,所以使用范围很广,深受企业的亲睐。
传统的粉末整形机是借由上冲向下运动来压成成品的,然后上冲上升,将压制品顶出模外,这种出模方式会存在出模困难的情况。
目前,有部分改进的粉末整形机,是采用上冲向下运动对成形品进行压制,同时整形模具向下浮动,待压制结束后,整形模具再向下浮,再进行脱模作业,这样的出模方式能够使出模时更加轻松方便。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有的粉末整形机,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其成形完后,压制品从整形模具中顶出,需要人员手工将压制品取出,出模时无法连续进出模,这样不仅存在着安全隐患,无法连续流畅的生产,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就是现有技术中缺少可连续进出模的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整形机,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整形机,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首先提供一种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用于与整形模具以及压机装置配合从而移动成形后的压制品,包括传送模块以及驱动模块,所述传送模块设置在所述整形模具上用以承接所述压制品,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传送模块以及所述压机装置联动连接,所述压机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模块运动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带动所述传送模块做间歇运动。
较佳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输出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拨块,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压机装置联动连接,所述拨块与所述传送模块联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传送模块为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缘上沿其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口,所述拨块上设置有凸条,所述输出轴转动时所述凸条嵌入所述开口内从而推动所述转动盘转动。
较佳的,所述传送模块上开设有若干承载腔,所述传送模块转动时各所述承载腔轮流对应所述整形模具。
较佳的,所述拨块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从而将所述拨块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
其次提供一种具有所述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的整形机,包括压机装置以及整形模具,所述压机装置以及所述整形模具与所述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连接。
较佳的,所述压机装置包括曲轴以及传动轴,所述曲轴与所述传动轴平行设置且联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输出轴垂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啮合从而通过所述传动轴来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较佳的,所述压机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曲轴,所述曲轴的头部上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输出轴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输出轴竖直设置在所述曲轴的头部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啮合从而通过所述曲轴来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较佳的,所述曲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传动带并且所述曲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所述传动带联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手工将粉末制品放入整形模具中,并且无需手工将压制品从整形机中取出,所以在出模时能够连续进出模,大大减少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连续流畅的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驱动模块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有效的驱动传送模块间歇性运动;传送模块与拨块的结构简单,能够使拨块有效驱动传送模块间歇性的转动;通过承载腔能够更好的携带出模后的压制品;能够通过传动轴将曲轴与拨块联动在一起,从而实现旋转出模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的实施例一中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凸条脱离开口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的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的实施例三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具有整形旋转进出料装置的整形机的功能框图。
图中:1-整形模具;2-输出轴;3-拨块;4-转动盘;5-开口;6-凸条;7-承载腔;8-曲轴;9-传动轴;10-第一斜齿轮;11-第二斜齿轮;12-传动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汇众粉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汇众粉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3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零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细银粉的洗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