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氧化钙防潮防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3335.3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韩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润晋碳元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5/043 | 分类号: | C01B15/0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2100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钙 防潮 防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氧化钙防潮防水处理方法,属于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过氧化钙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色无味,无毒,无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疗、化工等领域。过氧化钙在空气中遇水或潮湿情况下缓慢分解,释放氧气,不好的稳定性也限制了使用。
目前解决过氧化钙潮解问题的办法未见报道。只有在专利公开号CN101223895A中选用乳化剂、部分氢化植物油为壁材包埋过氧化钙,具体组成为过氧化钙20~50份,乳化剂5~20份,部分氢化植物油20~60份,通过形成胶囊状结构减缓氧化速度,将其应用于食品配料技术领域,这样的包埋制备方法简单,释氧速度缓慢,与未包埋的过氧化钙相比,它的使用时间延长,供氧平缓持久。但该处理主要是针对过氧化钙反应速度快的不足而提出的,同时乳化剂是一种亲水亲油物质,只是减缓反应速度,没有完全隔绝水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过氧化钙在空气中潮解问题,而提供一种过氧化钙防潮防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过氧化钙防潮防水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每100mL无水溶剂对应15~30g过氧化钙的比例,将过氧化钙加入到无水溶剂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均匀,其中分散剂的加入量为过氧化钙质量的2~8%,得到混合液;
步骤二、向步骤一所得的混合液中加入硬脂酸,搅拌,同时加入氯化物,升温至40~80℃至氯化物反应完全,得到硬脂酸氯化物;硬脂酸氯化物均匀包覆在过氧化钙表面;其中硬脂酸的加入量为过氧化钙质量的15~40%,氯化物中的氯离子与硬脂酸的摩尔比mol为1∶1~1.2;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包覆了硬脂酸氯化物的过氧化钙过滤、无水溶剂洗涤、真空干燥,即可得到防潮处理后的过氧化钙。
所述步骤一中加入催化剂,催化剂的加入量为过氧化钙质量的1~5%,用于加速硬脂酸与氯化物反应速度;
上述的无水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
上述的分散剂为聚乙二醇200、十二烷基磺酸钠、凡士林、液体石蜡。
上述的催化剂为棕榈酸钠、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
上述所用的氯化物为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锂。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过氧化钙防潮防水处理方法,通过在过氧化钙表面形成一层无机薄膜,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和水,使常温下过氧化钙的储存时间得到明显提高,解决过氧化钙在空气中的储存、使用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过氧化钙防潮防水处理方法,将15g过氧化钙加入到100mL无水乙醇中,超声振动0.5h,然后加入0.3g聚乙二醇200,继续超声振动10min,然后在搅拌速度为500r/min的条件下加入1.5g硬脂酸,搅拌15min后加入0.25g氯化钙,升温至40℃反应12h,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后,在真空度为0.06MPa的干燥箱中40℃条件下干燥3h,即可得到用硬脂酸钙防潮处理的过氧化钙。
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为25℃环境下可以保存15天没有出现结块现象(未经处理的过氧化钙保存5h出现结块),有效的改善了过氧化钙的防潮效果。
实施例2:
一种过氧化钙防潮防水处理方法,将15g过氧化钙加入到100mL无水乙醇中,超声振动0.5h,然后加入0.3g聚乙二醇200和0.15g棕榈酸钠,继续超声振动10min,然后在搅拌速度为500r/min的条件下加入1.5g硬脂酸,搅拌15min后加入0.25g氯化钙,升温至40℃反应2h,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后,在真空度为0.06MPa的干燥箱中40℃条件下干燥3h,即可得到用硬脂酸钙防潮处理的过氧化钙。
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为25℃环境下可以保存15天没有出现结块现象(未经处理的过氧化钙保存5h出现结块),有效的改善了过氧化钙的防潮效果。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润晋碳元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润晋碳元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3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