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基发热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3384.7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0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桀曦;韩钊武;韩开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润晋碳元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18 | 分类号: | C09K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2100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岩石开裂的煤基发热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粒径为1~100μm的煤粉、氧化剂与催化剂粉末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煤粉、氧化剂粉末、催化剂粉末质量比为30~60∶25~55∶2~15;所述氧化剂为经抗水处理过的干燥过氧化钙,粒状;所述催化剂为干燥高氯酸钾,粒状;
步骤二、向步骤一所得的混合粉中加入淀粉胶;搅拌均匀后,揉制、捏合,直至呈软硬适中的面团状;
淀粉胶的添加质量根据步骤一中混合粉各组分的质量决定:每公斤煤粉添加0.5~0.75kg淀粉胶,每公斤氧化剂粉末添加0.3~0.55kg淀粉胶,每公斤催化剂粉末添加0.25~0.5kg淀粉胶;所述淀粉胶:溶质为淀粉、苯酚、白油、亲水性硅油,质量比依次为95~99.99∶0.5~8∶1.5~5∶0.5~4;溶剂为水;淀粉胶浓度为0.5~5%;
步骤三、用10~80目的铜筛将步骤二制得的面团状物进行造粒,所得造粒粗品,于阴凉通风处晾至半干后,对造粒粗品进行二次处理,得到粒径分布均匀的半干颗粒;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半干颗粒转移至50~150℃的鼓风干燥箱内烘至干燥,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得到煤基发热剂干燥颗粒,即煤基发热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石开裂的煤基发热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结束后通过试造粒可对面团状物软硬程度进行检查,具体方法为:将面团状物在铜筛一侧挤压,面团状物在挤压作用下呈细条状连续通过铜筛后,互不粘结,长度达到0.5~1.5cm后自动断开,在1米高度垂直落地后,亦互不粘结,表明面团软硬适中,适合造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石开裂的煤基发热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面团状物进行造粒,具体方法为:将面团状物在铜筛一侧挤压,面团状物在挤压作用下呈细条状连续通过铜筛,长度达到0.5~1.5cm后自动断开下落,与此同时移动铜筛,使下落细条状物在预先铺好的牛皮纸上铺展,厚度均匀达到1~3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石开裂的煤基发热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对造粒粗品进行二次处理,具体方法为:用细铜棒对造粒粗品轻轻拨动,使细条再次断成小颗粒,同时,轻轻敲击粘结在一起的条状物,使其自然成为小颗粒,不能成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石开裂的煤基发热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确定晾至半干的具体方法为:取小块呈条状的造粒粗品置于操作台上,造粒粗品上方放置50g的金属块后发生断裂,造粒粗品上方放置500g的金属块后发生粘结,此时表明造粒粗品已晾至半干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润晋碳元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润晋碳元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33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巷道煤尘的电动喷雾装置
- 下一篇:矿井井下消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