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摩擦力与接触电荷同步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3503.9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戴振东;宋逸;王周义;王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G01R29/2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摩擦力 电荷 同步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接触—摩擦力与接触电荷同步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接触—摩擦力与接触电荷同步测量装置包括基座(1)、安装于基座(1)上的底板(4);还包括两个水平共线布置的多维力传感器(6);这两个多维力传感器(6)的外侧一端各通过力传感器安装台(5)固定于所述底板(4)上,这两个多维力传感器(6)的内侧一端通过法拉第筒夹紧装置(7)夹紧一法拉第筒(8);两个多维力传感器(6)形成并联结构;法拉第筒由金属外筒和内筒组成,两者之间通过绝缘层(9)固定;上述法拉第筒(8)内安装有一载物台(14),下试样(13)通过夹紧结构或部件安装在载物台(14)顶面上;
该接触—摩擦力与接触电荷同步测量装置还包括通过三维移动平台(2)安装于基座(1)上的上夹具安装台(10),上试样(12)通过上夹具(11)安装在上夹具安装台(10)下端;
该接触—摩擦力与接触电荷同步测量装置还包括数字电荷仪(15)、移动平台控制箱(16)、力信号调理器(17)、控制终端(18);
上述法拉第筒(8)的外筒接地,内筒通过数字电荷仪(15)与控制终端(18)的第一信号采集端相连;上述多维力传感器(6)通过力信号调理器(17)与控制终端(18)的第二信号采集端相连;上述控制终端(18)的驱动信号输出端通过移动平台控制箱(16)与三维移动平台(2)的电机(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摩擦力与接触电荷同步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物台(14)的主体部分为一个“T”型回转体;上部圆台的顶面上设计了下试样夹具;圆台通过十字形槽分割成四个等尺寸的扇形,圆台中心为锥形槽;锥形槽的底部为螺纹孔,螺纹孔贯穿下部支柱;锥形槽内嵌有锥形块(14-3),通过第二螺栓(14-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摩擦力与接触电荷同步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法拉第筒夹紧装置(7)为环形结构;
该结构主体部分是一对完全相同的半圆环(7-1)组成的环形,圆环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半径为半圆环(7-1)厚度一半的小凹槽(7-2);半圆环(7-1)的两端有 两个完全共面的竖直耳片(7-3),耳片上钻通孔;两个半圆环(7-1)通过第一螺栓(7-4)夹紧;半圆环(7-1)中面外侧也布置了一个水平耳片(7-5),用于连接传感器。
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接触—摩擦力与接触电荷同步测量装置进行同步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通过控制终端(18)驱动三维移动平台(2)使上下试样达到临界接触位置,所述临界接触位置是 多维力传感器(6)刚好能够测到力;
试验初始化时对控制终端(18)中的力信号采集程序、电荷信号采集程序清零后并开始记录;
试验时利用控制终端(18)和移动平台控制箱(16)控制上试样(12)相对下试样(13)之间的法向载荷、滑移速度、滑移距离、滑移频率,进行试验;
在实验完毕后,在控制终端(18)上分别对力学数据和电学数据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35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拉拔力检测的治具和拉拔力检测系统
- 下一篇:结构混凝土的耐盐腐蚀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