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3613.5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8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杭;蔡翔宇;牛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席虹岩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城市轨道交通被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高密度运转,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等特点,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然而,由于目前列车一般采用逐站停车的运营模式,为了经常上下乘客而频繁地停靠站点,反复通过电力制动减速进站和电力牵引加速出站,导致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和列车动力系统的极大损耗,增加了大量的运营成本。
目前,有极少数新线路通过采用提高站台高度,使列车进站上坡,出站下坡的方案来改善损耗问题,但并没有很好地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也有人提出过两个停靠站间“V”型的线路设计方案,但过长的下坡路段将会导致列车因为超速而制动,反而对列车运行不利,另外坡段越长,中部深度越大,增加了工程难度和地下未知结构带来的危险。迄今为止,仍未出现一个节能、省时、减少机械损耗,并且能够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工程线路设计方案。
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站的方法,提出了建造高出平地的站台,并在站台两端分别设有进站上坡道和出站下坡道,轨道为半径为30米的大半径曲线弧形坡道,可以通过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实现节能。但是因为公交车是一种路面交通工具,这种站台只能建造在有限的区域内,在对上下坡道的坡度有着很大限制的条件下,如果站台建造得较低,并不能够节省很多的能量,如果站台建造得较高,则会占用大量的地面面积。如果上下坡道的坡度较大,公交车到达下坡道的底部时,会因为速度方向朝向斜下方,而对地面造成较大的冲力,对车辆的前轮胎甚至车头造成冲击,同时也会使车身震动较严重,车上乘客会有较差的乘车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能够在保证列车在最高速或最高速范围内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节能又可以减少牵引和制动带来的机械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设置于两站台之间,包括:依次连接的出站加速下坡段、匀速下坡段、平缓减速上坡段及制动减速上坡段。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轨道中,还包括∧型坡段,其设置于所述匀速下坡段和平缓减速上坡段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轨道中,还包括至少一泵站,所述泵站设置于所述∧型坡段的起始端和/或结束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轨道中,所述出站加速下坡段的坡长为250米,坡度为25‰,所述出站加速下坡段终点距站台平面6.25米。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轨道中,所述匀速下坡段坡长为(L-500)/2米,坡度为3‰,下降高度为(0.0015L-0.75)米,其中L为量站台之间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轨道中,所述平缓减速上坡段坡长为(L-500)/2米,坡度为3‰,上升高度为(0.0015L-0.75)米,其中L为量站台之间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轨道中,所述制动减速上坡段坡长为250米,坡度为25‰,所述制动减速上坡段起点距站台平面6.25米。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轨道中,所述∧型坡段的水平长度为(L-3000)米,坡度为3‰,上升和下降高度为(0.0015L-4.5)米,其中L为量站台之间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轨道中,所述两站台间水平距离大于3000米。
本发明提供的轨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借助轨道交通线路较长的特点,将出站下坡段分成了出站加速下坡段和匀速下坡段,在加速下坡到最高限制速度时,为了乘客安全会转到坡度更小的匀速轨道上,冲击较小,过渡相对平缓,避免了坡度较大加速过快造成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轨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轨道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由于不同站台11之间距离不同,各个坡段的长度以及与地面所成角度也不相同,当两站台11之间距离较短(通常小于3000米)时,轨道依次包括出站加速下坡段12、匀速下坡段13、平缓减速上坡段15和制动减速上坡段16。此时设两站台11间水平距离L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3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