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槽下蜡清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4193.2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4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良;赵继鸿;王坤;陈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辉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8 | 分类号: | B08B3/08;B08B7/04;B08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81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下蜡 清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行业的光纤阵列,尤其涉及光纤阵列的V槽下蜡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阵列主要由多通道的V型槽、盖板和光纤经过胶水粘接而成。其中V型槽的制作为一大难点。目前V型槽的制作多为切割,步骤如下:首先将一块正方形的石英基板(84mm*84mm*1.5mm)划分为八个区域,从一边开始计算,10mm宽为一个区域依次标记为1至8区域,然后在1、3、5、7区域开槽,槽的宽度为10mm,深度为300um;开好槽后的石英基板用白蜡粘接在衬底玻璃上,放入V槽切割机中进行V槽切割,切割区域为2、4、6、8,切割方向为垂直于2区域长。切好V槽后需在V槽区域垂直于宽的中心线左右区域放入白蜡,最后把石英基板分切成颗粒。切好的V槽需从衬底玻璃上取下并将上面的白蜡清洗干净。
现有的清洗方法多为把衬底玻璃和V槽一起放在加热炉上使白蜡融化,然后将衬底玻璃拿掉,将V槽浸入丙酮中第一次浸泡40到50分钟,再第二次浸泡15分钟,再放入超声波中用丙酮清洗2分钟。采用此方法,在超声波中清洗的过程中,V槽会从衬底玻璃上慢慢脱离下来,脱离后的V槽与V槽之间容易产生碰撞,造成不良,然而如将V槽一个一个隔开进行清洗,效率将会大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槽下蜡清洗方法,避免V槽与V槽之间的碰撞,以及减少丙酮的使用量和提高效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V槽下蜡清洗方法,包括:
将V槽的槽面朝下,和衬底玻璃一起放入丙酮中浸泡15分钟;
将V槽的槽面朝上,和衬底玻璃仪器平放在165℃±10℃的加热台上加热,至白蜡完全软化;
将V槽和衬底玻璃分开;
将V槽放在一块石英基板上,将该石英基板连同V槽一起放入600℃±50℃的高温炉里烘烤,15分钟后拿出自然冷却。
在上述的V槽下蜡清洗方法中,将V槽和衬底玻璃分开之前,用镊子去除边角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加热平台上加热,去除边角料后再在高温炉里烘烤,不会产生V槽与V槽之间的碰撞,同时减少丙酮的使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V槽下蜡清洗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V槽下蜡清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将切好的V槽的槽面朝下,和衬底玻璃一起放入丙酮中浸泡15分钟左右,待V槽上的白蜡大部分洗干净。
步骤S2,将V槽的槽面朝上,和衬底玻璃仪器平放在165℃±10℃的加热台上加热,至白蜡完全软化。
步骤S3,用镊子去除边角料,然后将V槽和衬底玻璃分开,此时整个V槽仍然粘接在白蜡上。
步骤S4,将V槽放在一块石英基板上,将该石英基板连同V槽一起放入600℃±50℃的高温炉里烘烤,15分钟后拿出放入冷却盘中自然冷却,此时V槽上的白蜡全部蒸发干净。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辉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辉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4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玄参的刷淋式清洗装置
- 下一篇:绝缘子表面污秽物自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