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扰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4272.3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苗;王楠;王铁霞;王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铁苗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可调式扰流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汽车自身形状结构特点,导致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降低,当汽车行驶时速较高时,这一现象则更为突出。为了尽可能缓解升力对于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不良影响,设计师往往会从汽车形状上下手,对汽车形状进行特定优化,从而降低产生的升力。此外在高性能汽车、跑车或者赛车上,为了提高汽车过弯时对地面的附着力,还会在汽车的头部或尾部安装前翼或者尾翼,前翼、尾翼的翼片其截面形状飞机机翼截面形状类似,但是其安装方式与飞机机翼正好相反,空气流经前翼、后翼翼片的上下表面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将会产生向下作用的压力,帮助汽车头部或者尾部紧贴地面,提高车辆对地面的附着能力。
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特别是过高速弯道的情况下,汽车由于离心作用会有向弯道外侧发生侧倾的趋势,位于弯道内侧的轮胎其受到的正压力降低,而弯道外侧的轮胎受到的正压力增大,汽车出现较大侧倾容易导致汽车突破弯道外侧车轮的附着极限而发生滑移的情况。然而,由于前翼、后翼对于汽车左右两侧的下压力是一致的,因此依然难以缓解这一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对汽车尾部左右两侧的下压力和空气阻力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汽车附着性能、降低轮胎负荷的扰流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种可调式扰流系统,包括在汽车车尾沿着汽车中轴线对称布置的两个尾翼结构,两个与尾翼结构相对应的气流通道以及用于驱动尾翼结构运转的液压管路,所述尾翼结构位于气流通道的末端,包括平行布置的主翼、副翼以及可带动副翼转动的驱动机构,主翼位于副翼下方,副翼的前端靠近主翼的尾端,主翼、副翼的同侧端分别设有端板,主翼与端板固定连接,副翼与端板转动连接,所述的主翼中部设有与端板平行布置的转板,转板的另一端与副翼铰接,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推动转板前后转动的副翼缸以及用于定位副翼缸的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主翼、副翼同时相对底座转动的转动辅助缸,所述的液压管路包括液压泵、用于同时通断两个副翼缸的副翼管路以及用于单独通断每个转动辅助缸的转动辅助管路,所述的端板前侧在副翼上方位置设有若干平行布置的条形通孔,所述的汽车车尾上设有沿着汽车中轴线对称布置的两个二级保护装置,所述的二级保护装置包括一开口于车尾顶面的保护喷槽、一两端封闭的上扬直管、与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的瞬时气体发生器,瞬时气体发生器处在保护喷槽内且气体生成后的释放方向朝上,上扬直管轴线与汽车中轴线垂直,上扬直管轴线与水平面之间成20至40度角,一个上扬直管两端中较高的一端为高位管端、较低的一端为低位管端,低位管端设有可在上扬直管内滑动的滑珠,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头处在上扬直管的高位管端,当滑珠滑动到高位管端时接触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头。在汽车尾部布置两个这样的尾翼结构,尾翼结构中主翼的高度可以通过主翼缸进行调节,在低速情况下,尾翼结构位于升降通道内,以减小低速行驶时的风阻和下压力;速度达到预设值之后,主翼升起同时带动端板、副翼也一同升起,可以产生较高的风阻和下压力,从而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尾翼结构的转动角度可以通过转动辅助缸进行调节,可以进一步提高风阻和下压力的作用效果,当刹车时转动辅助缸可运转至行程最大处,使得主翼、副翼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大,从而产生空气刹车的效果,对于车辆制动起到辅助效果。每个转动辅助缸通过单独控制,两个尾翼结构的转动角度可以不同,作用于车尾左右两侧的作用力也不相同,转弯时通过改变左右两边下压力的大小,产生与侧倾力矩相反的回正力矩,使得汽车左右两侧车轮的压力差距降低,抑制车身的侧倾,同时两边风阻的大小也发生改变,可以产生与转弯方向相同的辅助力矩,能够减轻汽车在高速入弯过程中的转向不足现象,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操控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板呈弧形,转板的上端小于下端,转板下端前部与主翼中部转动连接,转板下端后部与副翼缸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的副翼缸与主翼缸平行布置,副翼缸缸体与主翼缸缸体固定连接,主翼缸缸体与主翼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副翼缸与主翼缸平行布置之后,副翼缸与主翼缸均布置在主翼下方,有助于降低装置整体重心位置,使得主翼和副翼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稳定性更高。转板呈弧形可以降低涡流产生从而减小对于副翼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铁苗,未经王铁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4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爬楼机器人的检测楼梯高度和深度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齿条引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