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铁两用轨道除沙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4703.6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6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江;郑明军;段成华;宋修军;杜梦琦;唐浩然;李昊;李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1/04 | 分类号: | B60F1/04;E01H1/00;E01H8/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0043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轨道 | ||
1.一种公铁两用轨道除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9)、操控系统、底盘、集沙排沙装置(1)、悬挂系统和底盘原地掉头机构(10),所述集沙排沙装置(1)借助于悬挂系统安装在底盘前端,所述动力装置(9)安装在底盘后端,所述操控系统用于连接动力装置(9)、集沙排沙装置(1)和悬挂系统,所述底盘的行驶系包括公路行驶系统和铁路行驶系统,所述公路行驶系统和铁路行驶系统均通过传动系与操控系统和动力装置(9)连接,所述集沙排沙装置(1)的动力端通过操控系统与动力装置(9)连接;所述集沙排沙装置(1)包括支撑板(1-8)和安装在支撑板(1-8)上的集沙装置与排沙装置,所述动力装置(9)包括内燃机和由内燃机驱动的液压泵;所述集沙装置包括借助于两套集沙支架(1-14)水平安装在支撑板(1-8)上方的集沙主轴(1-15)、绕集沙主轴(1-15)的轴线均匀布设在其表面的至少两套刮板(1-6)、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8)上的底板(1-7)和用于驱动集沙主轴(1-15)旋转的集沙马达,所述集沙马达水平固定安装在一套集沙支架(1-14)外侧,其动力输出端借助于联轴器与集沙主轴(1-15)连接,所述底板(1-7)为弧形板状结构,位于集沙主轴(1-15)下方、且其内侧弧面为圆柱面,该圆柱面所对应的轴线与集沙主轴(1-15)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轨道除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沙装置还包括设于刮板(1-6)绕集沙主轴(1-15)旋转形成的空间圆柱面上方的弧形护罩(1-5),弧形护罩(1-5)借助于两块侧板(1-10)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铁两用轨道除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沙主轴(1-15)上均匀设置四套刮板(1-6),集沙主轴(1-15)端部设有用于将四套刮板(1-6)连接成一体结构的两块圆形端板,所述集沙主轴(1-15)中部还设有沿其长度均布的两块隔板(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铁两用轨道除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沙装置包括排沙通道、安装在排沙通道内的搅笼(1-11)和排沙马达,所述排沙通道包括借助于排沙支架水平安装在支撑板(1-8)上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一侧开口,开口于集沙装置的底板(1-7)后侧上沿相对,所述搅笼(1-11)两端借助于轴承与排沙支架连接、且位于排沙通道内,所述搅笼(1-11)的轴线与排沙通道的轴线重合、且与集沙主轴(1-15)的轴线平行,所述排沙马达水平固定在与搅笼(1-11)的螺旋起始端对应的排沙支架外侧、且其动力输出端借助于联轴器与搅笼(1-11)主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铁两用轨道除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沙装置还包括设于排沙通道出口端的排沙轮(1-2),排沙轮(1-2)包括叶片轴(1-2-2)、均匀安装在叶片轴(1-2-2)外侧的至少两套扇形叶片(1-2-1)和驱动马达,所述叶片轴(1-2-2)的轴线与支撑板(1-8)平行、且与排沙轴的轴线垂直,所述叶片轴(1-2-2)借助于两套支架安装在支撑板(1-8)上,叶片轴(1-2-2)与支架之间安装轴承,驱动马达水平安装在其中一套支架外侧、且其动力输出端借助于联轴器与叶片轴(1-2-2)连接,所述叶片轴(1-2-2)下方还设有两端与两套支架固定连接的球扇形导流板(1-9),球扇形导流板(1-9)开口向上、且开口位于排沙通道出口处,所述球扇形导流板(1-9)对应的球心位于叶片轴(1-2-2)的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铁两用轨道除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系统包括首端与底盘铰接的两套大臂、用于驱动大臂(4)绕其与底盘的铰接轴旋转的举升液压缸(5)和安装在底盘前端的用于调整集沙排沙装置(1)水平度的辅助液压缸(3),所述集沙排沙装置(1)的支撑板(1-8)两端设有两套安装支架(1-3),两套安装支架(1-3)顶端固定安装与支撑板(1-8)平行的横杆(1-4),两套大臂末端与横杆(1-4)中部铰接,所述辅助液压缸(3)末端与集沙排沙装置(1)的支撑板(1-8)后端中部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铁两用轨道除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路行驶系统包括两对借助于前桥和后桥安装在底盘上的轮胎组件(14),所述铁路行驶系统包括两对借助于可升降悬架(13)安装在底盘上的轨道轮(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铁两用轨道除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原地掉头机构(10)包括竖向安装在底盘下表面的顶升液压缸(10-6)、水平固定安装在顶升液压缸(10-6)活塞杆下端的压板(10-4)、绕活塞杆轴线均匀固定安装在压板(10-4)上表面的至少两根防转杆(10-3)、固定安装在顶升液压缸(10-6)的缸体下端的防转板(10-5)、固定安装在顶升液压缸上端的齿圈(10-7)和与齿圈(10-7)相啮合的小齿轮(10-2),顶升液压缸上端与底盘之间安装止推轴承,所述防转板(10-5)的四角开设有通孔,防转杆(10-3)穿过防转板上的通孔设置、且与防转板滑动配合,防转杆绕顶升液压缸的轴线均匀布置,所述齿圈(10-7)为外齿圈(10-7)、且其轴线与顶升液压缸(10-6)的轴线重合,所述底盘下部还设有竖向的转向马达(10-1),转向马达(10-1)位于齿圈(10-7)外侧、且其动力输出端借助于联轴器连接小齿轮(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47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加强件
- 下一篇: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汽车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