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化炉尾气深度净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5508.5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1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敏;张良红;王少龙;朱海成;鲁绍林;薛灿;张殿彬;唐君松;蔡欢;谢祖刚;丁防盛;赵红梅;王文杰;韩成民;甫耀福;杨大军;谢益民;舒永森;蒋支福;徐刚;杨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501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化炉 尾气 深度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烟化炉尾气深度净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10年10月1日,GB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实施,将SO2的排放上限由960mg/Nm3调整至400mg/Nm3,这对铅、锌冶炼行业来说是一大环保考验,也促使了SO2尾气深度净化工艺的研究发展。目前,工业化较成熟的处理工艺有活性焦法、低温催化氧化法、氨法、钠碱法等,这些方法都能对SO2进行有效吸收,但也存在反应速度慢、适应性差、投资成本高等缺点。
过氧化氢脱硫工艺是一种新兴的处理SO2尾气的方法,正处于工业化推广阶段,因其较低的运行成本,有逐渐取代传统脱硫工艺的趋势。为相应国家环保部节能减排决议,本厂大胆创新,对将落后的尾气脱硫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与原有的氨-酸法脱硫系统相互拟补,达到联合处理烟气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相应国家环保部节能减排决议,针对含硫烟气深度净化工艺进行研究,提供一种烟化炉尾气深度净化的方法,采用氨水-过氧化氢作为脱硫剂联合协作,脱出烟化炉冶炼烟气中的SO2,前段SO2吸收容量较大,后段SO2吸收反应迅速,尾气中SO2浓度低于50mg/Nm3,且吸收过程不生成“三废”,原料易购、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烟化炉尾气深度净化的方法,使用氨水-过氧化氢作为脱硫剂,前后联合运作,对烟化炉尾气中的SO2进行的深度净化,具体步骤如下:
1)烟气碱性净化吸收:以氨水为脱硫剂,将烟气输送到碱性脱硫塔内,使烟气与碱性脱硫塔内的母液充分接触,进行初步烟气净化后,至酸性脱硫系统,间断性副产吸收母液;
2)烟气酸性深度净化:以过氧化氢溶液为脱硫剂,将自碱性脱硫系统进入的烟气送至酸性脱硫塔内,使烟气与酸性脱硫塔内的溶液迅速反映,进行深度净化后,将烟气输送至尾气排放系统进行排放,间断性副产硫酸溶液;
3)副产物处理:将步骤1)所得吸收母液用于生产固体硫酸铵;将步骤2)所得硫酸溶液返回前段中和回用。
作为优选,在步骤1)中,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5-30%,塔内吸收母液中亚硫酸铵浓度50-150g/L、亚硫酸氢铵浓度200-350g/L,温度为20-40℃,淋洗液密度为15-20m3/(m2·h)。
作为优选,在步骤1)中,所述的吸收母液均匀分布在塔内,烟气与其充分接触反应后,进入后续流程。
作为优选,在步骤2)中,所述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27-60%,塔内溶液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0.5-8%、硫酸为10-35%,温度为25-40℃,淋洗液密度20-30m3/(m2·h)。
作为优选,在步骤2)中,所述酸性的脱硫剂对烟气进行循环淋洗脱硫,吸收脱硫后的烟气通过高空烟囱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氨水-过氧化氢作为脱硫剂联合协作,脱出烟化炉冶炼烟气中的SO2,前段SO2吸收容量较大,后段SO2吸收反应迅速,尾气中SO2浓度低于50mg/Nm3,且吸收过程不生成“三废”,尾气100%达标排放,原料易购、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装置图。
图中,1-碱性脱硫塔、2-酸性脱硫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烟化炉尾气深度净化的方法,使用氨水-过氧化氢作为脱硫剂,前后联合运作,对烟化炉尾气中的SO2进行的深度净化,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5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