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血小板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5609.2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平;郭希民;钱智勇;张雅妮;周勇;邵春燕;卓海龙;王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16 | 分类号: | A61K35/16;A61K35/19;A61K47/36;A61K9/06;A61P17/02;A61L27/36;A61L27/20;A61L2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血小板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血小板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近的研究发现,血小板除发挥凝血、止血等经典的生理功能外,还储备着人体合成的大量重要细胞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和组织再生、创伤修复密切相关的活性物质、内源性大麻素样镇痛物质、以及广谱抗菌肽(如天然防御素等)。当机体组织受损时,血小板最早被迅速招募至创伤局部,活化后释放出血小板储备的平均高于外周血浓度4-5倍的天然细胞因子(主要包括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和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5-羟色胺、天然防御素、内源性类大麻样镇痛物质等)。通过招募白细胞,趋化干/祖细胞并促进其分化增殖,以及促进局部血管新生、胶原合成,血小板在组织再生与创伤修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日益受到关注,成为近年来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已有在临床上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治疗骨缺损、软组织缺损、难治性糖尿病皮肤溃疡等的多项研究报告,结果均证明:PRP能明显促进患者的创伤修复,且安全无毒、患者耐受性好、无不良反应发生(1.KimDH,KimJY,SeoSH,etal.Recalcitrantcutaneousulcerofcomorbidpatienttreatedwithplateletrichplasma:acasereport.JKoreanMedSci2012;27:1604-1606.2.GiovaniniAF,GonzagaCC,ZielakJC,etal.Platelet-richplasma(PRP)impairsthecraniofacialbonerepairassociatedwithitselevatedTGF-βlevelsandmodulatestheco-expressionbetweencollagenIIIandα-smoothmuscleactin.JOrthoRes2011;29(3):457-463.3.李明,张长青,艾自胜等.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治疗作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10):1192-1196.)。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前期也开展了PRP促进血管生成、创面愈合、造血干细胞增殖、肝再生等一系列体内、外研究,结果发现:PRP确实具有促进组织再生、创面愈合、抑制疤痕形成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也发现PRP在使用中存在如下严重缺陷,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1.PRP在应用时,首先经凝血酶和含钙离子溶液进行活化,活化后的血小板释放出细胞因子发挥作用;但体外活化过程中,细胞因子释放过快、迅速流失且难以控制,因而发挥效应时间过短,生物学效应不能持久;
2.PRP活化过程中,快速形成的纤维蛋白网弹性和稳定性差、易收缩,不利于体内干/祖细胞的趋化和植入;
3.PRP和常规使用的外科敷料结合差,造成大部分有效成分损失;
4.临床应用时,将活化的PRP浸透外科敷料后直接敷于创面上;由于敷料不具有保湿作用且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因此换药时往往引起难以忍受的剧痛和创面再次损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组织再生和创伤修复效果更好、临床应用更方便的复合型血小板凝胶。
一种复合型血小板凝胶,由壳聚糖与富血小板血浆混合液被活化得到,其微观结构为:富血小板血浆被活化得到的纤维蛋白网状结构连结于壳聚糖分子构成凝胶载体支架,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因子粘附、锚着于凝胶载体支架中,形成复合型血小板凝胶。
所述的复合型血小板凝胶,活化过程为:先将壳聚糖与富血小板血浆冻融裂解液混合,再加入活化剂静置,将富血小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活化成纤维蛋白网状结构。
所述壳聚糖是北极深海虾、蟹壳的天然提取物及其衍生物,选用适用于人体的医用级药物辅料,壳聚糖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为0.5-8%(质量/体积浓度,单位g/100ml),凝胶为喷剂、膏剂或乳剂形式,其中膏剂或乳剂中壳聚糖浓度为6%-8%,喷剂中壳聚糖浓度为0.5%。
所述活化剂为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液,壳聚糖与富血小板血浆混合液与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液体积比10:1-4:1。所述氯化钙-凝血酶混合液中,氯化钙浓度为20-40mmol/mL,凝血酶浓度为400-1000U/mL,溶剂为无菌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5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