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裂解酶进行剩余污泥预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6220.X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吕凡;王静文;何品晶;邵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聚合物 裂解 进行 剩余 污泥 预处理 方法 | ||
1.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裂解酶进行剩余污泥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剩余污泥的酸化预调理:将剩余污泥的pH调节到4.0~5.0;
(2)酶预处理:向步骤(1)中经pH调节过的剩余污泥中,直接投放胞外聚合物裂解酶粉末,混合均匀,进行反应;
(3)酶预处理后污泥的处理:经步骤(2)酶预处理后的污泥直接进入脱水工序,或直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裂解酶进行剩余污泥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污泥、餐饮垃圾或生活垃圾废物水解酸化后生成的发酵液调节剩余污泥的p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裂解酶进行剩余污泥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胞外聚合物裂解酶粉末添加量为31.5~38.5U/kg干污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裂解酶进行剩余污泥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酶预处理的范围温度为2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裂解酶进行剩余污泥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酶预处理的范围温度为30~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裂解酶进行剩余污泥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酶预处理的范围温度为30~40℃,此时酶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脱水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胞外聚合物裂解酶进行剩余污泥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酶预处理的范围温度为50~55℃,此时酶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厌氧消化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62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