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壁碳-壳聚糖/纳米四氧化铁-壳聚糖修饰的适配体传感器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6617.9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业民;孙霞;胥清翠;王相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壁碳 聚糖 纳米 氧化铁 修饰 适配体 传感器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所述的基于多壁碳-壳聚糖/纳米四氧化铁-壳聚糖修饰的适配体传感器制备,属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奶产量大幅度提高,新鲜牛奶和奶制品已经成为人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生素被广泛用于预防及治疗奶牛疾病,由于频繁、超剂量使用,使得牛奶等动物源食品中存在一定量的抗生素残留。长期饮用或食用有抗生素残留的牛乳或乳制品,也就相当于长期低剂量的摄入抗生素,从而使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导致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或局部感染。由于奶牛乳腺炎发病率较高,用四环素来治疗乳腺炎等产科疾病仍较普遍, 这容易导致在牛奶中四环素的残留。过量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不可避免会使母体代谢产物等相关抗生素残留于动物的肌肉、蛋、奶、脏器组织中, 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牛奶中含有抗生素残留,不仅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对乳品加工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除了要做好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正确挤奶和预防疾病外,还要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因此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除了从源头上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外,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动物源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是保障畜产品安全的有效途径。可见,加强对牛奶等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尤其是保障人类健康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传统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LC-MS)、毛细管电泳法(CE)、荧光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这些方法虽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出限低,可同时检测多种元素或化合物,但其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费时,并且对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不适于现场快速检测。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人工合成的核酸序列,经多次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与靶分子有很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而且适配体是由体外筛选和扩增获得的,不需要免疫动物或培养细胞,具有极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很高的纯度,可以避免产生批间差异。另外,核酸适配体无免疫原性,可在不同温度、不同离子浓度、金属螯合剂存在条件下反复变性和复性,在合成过程中,各种报告分子(荧光素或生物素)和功能集团可精确地结合在适配体位点上。目前用抗体进行检测和诊断的技术几乎可以全部由适配体来代替。抗生素是小分子半抗原物质,难以制备相应的抗体,即使制备出相应的抗体,也存在免疫传感器的信号弱、重复使用性差、重现性不能满足实际样品检测的要求等问题。核酸适配体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适配体具有如下特点:(1)较高的选择性,因此不需要对被测组分进行分离,即不用对样品进行预处理。(2)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特别是便携式的免疫传感器,非常有利于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快速测定。(3)可实现连续在线检测,使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变得简便。(4)响应速度快,样品用量少,与其他大型分析仪器相比,免疫传感器制作成本低,且可反复使用。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以及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检测四环素残留的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将和抗生素特异性识别的适配体有效固定到工作电极表面,是提高适配体传感器检测抗生素残留性能的关键。基于适配体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具有携带方便、检测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可实现抗生素残留的在线定性定量测量等特点。
发明内容
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基于多壁碳-壳聚糖/纳米四氧化铁-壳聚糖修饰的适配体传感器制备,其特征在于:在由多壁碳-壳聚糖/纳米四氧化铁-壳聚糖修饰的工作电极表面,滴涂四环素适配体,制备四环素适配体传感器,将四环素适配体传感器用于牛奶中四环素残留的现场快速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66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