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7116.2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5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杨盛际;陈小川;许睿;卢鹏程;李昌峰;吕振华;董学;刘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及其 制备 方法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实施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可提高触控电极的驱动频率。该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透明电极以及触控电极连线;所述透明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与所述触控电极连线相连;所述触控电极连线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且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重叠。用于内嵌自感电容式触控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屏(Touch Panel,简称TP)的诞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如今,内嵌电容式触控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
其中,内嵌电容式触控技术又可分为内嵌自感电容式触控技术和内嵌互感电容式触控技术。相比内嵌互感电容式触控,内嵌自感电容式触控具有高信噪比、低成本的优点。
对于内嵌自感电容式触控来说,触控电极需要达到一定的驱动频率才可以有基本的触控性能。而驱动频率的高低与触控电极相连的触控电极连线的信号延迟有密切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可降低信号延迟,提升触控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透明电极以及触控电极连线;所述透明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与所述触控电极连线相连;所述触控电极连线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且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
优选的,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在显示阶段,所述子电极还用作公共电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同层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均包括:走线部分和与所述走线部分连接的凸出部分;所述子电极通过与所述凸出部分对应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电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再一方面,提供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对盒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所述对盒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上的透明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连线;所述透明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一一对应且通过导电胶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
优选的,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在显示阶段,所述子电极还用作公共电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同层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包括:走线部分和与所述走线部分连接的凸出部分;所述子电极通过与所述凸出部分对应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线电连接。
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透明电极以及触控电极连线;所述透明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子电极与所述触控电极连线相连;所述触控电极连线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且第一触控电极连线和第二触控电极连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