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风炉格子砖砌筑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7308.3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6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宋新明;于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06 | 分类号: | C21B9/0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炉 格子 砌筑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风炉的砌筑施工,具体是一种热风炉格子砖砌筑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热风炉的格子体施工中,格子体的平整度、胀缝尺寸和通孔率是保证热风炉热交换率和风温的重要因素和指标。
目前国内大型热风炉格子砖砌筑一般是按照以下施工顺序进行:
①在围墙砌体上按00、900、1800、2700四个方向弹出十字中心线,除纵横中心线外,在纵横中心线两侧约二分之一处各打控制线一条,以此六条线控制格子砖位置;
②格子砖码放顺序分别按单双层控制,单层中心线—纵横中心线两行砖—各方格内的砖;双层控制线—各控制线两行砖—各方格内的砖;
③摆放过程中,在中心线与各控制线的交叉点设置控制点,码放时随时用铁管插入格孔检查通孔率,并进行调整。
上述施工工艺存在的弊端是:
①通孔率保证比较困难,对作业人员操作水平要求高;
②对平整度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果平整度不满足要求,调整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热风炉格子砖砌筑施工存在的弊端,而提供一种采取全程中心定位、整体上下木塞联动、胀缝一次固定,能够保证格子体的砌筑达到规范要求,提高码放速度的热风炉格子砖砌筑施工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风炉格子砖砌筑施工工艺,按下述步骤进行:
(1)格子砖砌筑前在炉墙上放好蓄热室纵横中心线、垂直控制线并打上水平砖层线,控制格子砖上部平整度;
(2)格子体码时,每层格子体以蓄热室中心点上的格孔为中心基准,采用十字线定点,基准格孔放置钢管中心定位,以该块砖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码放;
(3)码放过程中,以中心定位砖为基准,按设计要求单层咬合错缝码放;上下相邻两层砖之间,通过用加工成型的圆形木塞穿格孔组合成一体,木塞在每块格子砖按三角形布置,层层相连,成为一个整体;
(4)四周码放格子砖与炉墙间应按设计留设膨胀缝,每一层施工完毕用三角木楔一次固定,确保胀缝尺寸准确,保证格子体不发生二次变化;
(5)第一层砌筑完成后清点有效格孔,保持上表面平整,再进行下一层的砌筑;以后各层检查通孔率,如平整度不满足要求,用大、小号砖找齐,最终满足规范要求,完成格子砖砌筑施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在保证通孔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证格子体的胀缝尺寸,保证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格子砖中心控制线示意图;
图2是格子砖各控制线展开图;
图3是全程中心定位法示意图;
图4是整体上下木塞联动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实施例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热风炉格子砖砌筑施工工艺,按下述步骤进行:
(1)参见图1、图2,格子砖砌筑前在炉墙砌体上放好蓄热室纵横中心线(按00、900、1800、2700四个方向弹出控制点,对点拉线,形成交叉的纵横中心线)、垂直控制线(以纵横中心线的交点为准,用吊坠找出垂直控制线和中心点,中心点作为后续砌筑中全程中心定位的基点)并打上水平砖层线(根据图纸要求及格子砖尺寸,在炉墙砌体上弹出水平砖层线),控制格子砖上部平整度。
(2)参见图3,格子体码放全程中心定位法,每层格子体以蓄热室中心点上的格孔作为中心基准,采用十字线定点(即使纵横中心线,每一层格子体砌筑时均要重新复测十字线的位置,除了四个方向的水平位置,主要是水平砖层的标高位置),基准格孔放置钢管中心定位(用于中心定位的钢管高1米左右,格子体砌筑到该标高处时,需要拔出重新定位放置),以该块砖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码放,码放过程中以复测后的十字线控制砖层标高,一层全部砌筑完成后再撤掉十字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二次除尘装置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炉供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