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型橡胶圈及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7575.0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0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江东海;汪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清宇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圈 植物纤维 增强 水泥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型橡胶圈及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
背景技术
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使电力电缆工程、路桥工程以及建筑工程的主要用材。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通常直埋于地下,用于穿线缆,起到保护线缆的作用;也可用于排水排污。为了方便运输,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通常为多段结构,然后在使用时进行拼接,目前拼接方式多为对接或联接,连接处的密封性往往得不到保证,水分以及其他液体容易渗入管道内,从而对管道内的线缆造成一定的污染和腐蚀;若用于排水排污时,管道内的污水容易外漏,且每段管道的承受力不一样,容易在管道连接处造成破裂,大大减少了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的使用寿命。
目前普遍在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拼接处设置o型橡胶圈来增加其密封性,该o型橡胶圈的密封作用主要是借安装时的预压力和在工作时由工作介质的压力使o型橡胶圈变形来达到的;在保证橡胶圈的其密封性时,就要注意其安装后的压缩率。压缩率是指o型橡胶圈在安装使用后,因受挤压,截面产生的压缩变形率。
使用o型橡胶圈后管道拼接处的密封性虽有所提高,但其密封性能还是有所欠缺,仍不能保证线缆的所需的密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型橡胶圈,其采用t型结构,经压缩后可形成封闭腔体,密封性能超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型橡胶圈,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横截面为t型的橡胶圈本体,该橡胶圈本体包括凸弧、凸台以及内斜面,所述凸弧与凸台的外侧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凹弧,而凸弧与凸台内侧为内斜面;所述凸台外侧面与凸弧外侧最远点在同一平面上,而所述内斜面上端与凸弧内侧最远点连接,下端与凸台底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弧半径为R,橡胶圈本体的长度为3R,所述凸台的长度为R-135%R,其下底面宽度为145%R-175%R。
进一步地,所述t型橡胶圈的压缩率为14%-27%。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得出橡胶圈在该压缩率范围内其密封性能较佳。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长度为120%R,其下底面宽度为160%R。凸台采用改尺寸时密封性能最佳。
t型橡胶圈是根据相交的双圆结构变化得到的,因圆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从而本发明之t型橡胶圈的稳定性较强。而t型橡胶圈压缩后,凹弧与管壁能形成一个密闭腔体,使橡胶圈保持在紧密挤压的状态,进一步加强橡胶圈的密封性。而凸台长度与凸弧压缩后与管壁的接触面积相同,进一步保证了t型橡胶圈在使用时的稳定性。t型橡胶圈上内斜面的设置使得在安装时简单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套管、内管以及如上所述的t型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内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上设置橡胶圈本体,所述内管设置在套管内,并与橡胶圈本体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内的凹槽宽度与凸台下底面宽度相等,取值为145%R-175%R,该凹槽长度与橡胶圈本体长度相等,取值为3R。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内径为D,所述内管外径取值在D-27%R到D-14%R的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之t型橡胶圈根据圆的稳定性,经由双圆结构变化得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发明中凹弧的设置使得t型橡胶圈在使用时能形成密闭腔体,使得t型橡胶圈受力均衡,可加强其密封性;此外,在密封腔体上下的凸弧与凸台在挤压后,其与管壁的接触面积相同,使得t型橡胶圈结构保持稳定。而套管内的凹槽长度与宽度皆根据t型橡胶圈的尺寸设计,而内管外径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t型橡胶圈的压缩率范围,使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t型橡胶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之t型橡胶圈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之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之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之t型橡胶圈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尽本发明之技术内容,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例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的t型橡胶圈结构示意图和t型橡胶圈剖视图,t型橡胶圈包括横截面为t型的橡胶圈本体1,该橡胶圈本体1包括凸弧11、凸台13以及内斜面14,其中凸弧11与凸台13的外侧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凹弧12,而凸弧11与凸台13内侧为内斜面14;凸台13外侧面与凸弧11外侧最远点在同一平面上,而内斜面14上端与凸弧11内侧最远点连接,下端与凸台13底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清宇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清宇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