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圆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7726.2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爱华 |
主分类号: | B26D7/00 | 分类号: | B26D7/00;B26D1/15;B27B9/00;B27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圆锯,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引导装置的电圆锯。
背景技术
电圆锯是一种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圆锯片进行锯割作业的工具,具有安全可靠。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对木材、纤维板、塑料和软电缆以及类似材料进行据割作业。
电圆锯通常会做直线切割操作以获得平直的工件材料,而这个操作单单靠人为控制是不足的,通常需要在操作时附加一导尺以引导机器直线操作。
传统的导尺呈“T”形,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直边,其中一边通过链接件与电圆锯机身固定,另一边在锯片的一侧与锯片保持平行。操作时,将与锯片平行的一侧导尺靠设于直线平面物体或切割材料的侧面上。此种方法以被切割材料为参照物,要求材料侧面直线度较好,才能保证切割工件的直线度。存在以下问题:
1.受导尺尺寸的限制,当切割大宽度材料时、导尺不能延伸出材料之外,因而无法靠在直线平面物体上,从而无法进行直线操作;
2.实际使用时,通常仅导尺的一侧靠在平面物体上,在物体边沿不直时,电圆锯仍有可能会向另一侧偏移,不能保证切割的直线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工件材料直线度、及大小限制的带有引导装置的电圆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圆锯包括:机身、安装于机身的锯片及与锯片垂直的底板,底板中部设有一开口,锯片设于开口中,且伸出于底板下方,于底板的一端端部连接一“T”形导向装置,锯片水平方向上的两侧设有卡盘;
“T”形导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参照板及垂直于参照板的导引板。
由此,使本发明的电圆锯不受工件大小及边沿直线度影响,可实现任意大小的工件的直线切割。“T”形导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参照板及垂直于参照板的导引板。由此,参照板与被切割工件的上表面重合,引导板对直线切割起引导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同面,导引板与锯片同面,导引板位于底板所在的平面以下;导引板的厚度不大于锯片形成的锯缝的宽度。由此,在切割的过程中,随着电圆锯的切割,引导板自动夹设于切割缝中,配合参照板的作用,防止电圆锯偏移或倾斜,实现直线切割。导引板的厚度不大于锯片形成的锯缝的宽度。由此,减小了施加于电圆锯向前的推力,方便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锯片外设有下护罩。由此,在不需要使用时,保证的安全。
本发明的电圆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电圆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适用场合比普通导尺更广,可不受工件平直度及尺寸大小的制约,可切割任意大小的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圆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圆锯。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圆锯包括:机身1、安装于机身1的锯片3、罩设于锯片3下端外的下护罩4及与锯片3垂直的底板2。底板2中部设有一开口,锯片3设于开口中,且伸出于底板2下方,以此用于实施切割。
如图所示,底板2具有一切割方向的前端及一与之相对的、切割方向的后端,于底板2的后端端部连接一“T”形导向装置5。
如图所示,“T”形导向装置5包括水平设置的参照板501及垂直于参照板501的导引板502。参照板501的下表面与底板2的下表面同面,导引板502与锯片3同面,导引板502位于底板2所在的平面以下。通过此结构,在电圆锯的切割过程中,导向板502能够进入锯片3在工件上形成的据缝中、从而实现直线切割。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导引板502的厚度不大于锯片3形成的锯缝的宽度,以减小了施加于电圆锯向前的推力,方便使用。
另外,于锯片3水平方向上的两侧设有卡盘301,卡盘301与机身1连接,卡盘301中部设有空隙,锯片3位于两卡盘的空隙之间。以此,在电圆锯工作时,卡盘将锯片3紧紧抓持,防止运作时,锯片脱落,办证锯片工作过程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圆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适用场合比普通导尺更广,可不受工件平直度及尺寸大小的制约,可切割任意大小的工件。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爱华,未经陈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垫自动剪切机
- 下一篇:双机器人协同自动装配的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