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提花色织物的图案叠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9860.6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1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C3/26 | 分类号: | D03C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提花 织物 图案 叠加 方法 | ||
1.一种电子提花色织物的图案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原织物图案与新叠加图案的分析与设计;
(二)织物纹板的设计与制作;
(三)织机准备;
(四)上机织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提花色织物的图案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织物图案与新叠加图案的分析与设计包括:
(1)将原织物图案作为底部图案,对底部图案的相关参数进行设定,确定待织提花色织物的目标图像对应的技术参数;
所述相关参数包括底部图案的原料、形状以及大小;所述技术参数包括待织提花色织物图案的像素值,所述像素值与底部图案的经线、纬线数目对应;
(2)将拟植入的叠加图案按设计要求放置于原织物上的设定位置,待新图案的尺寸大小、位置确定之后,将底部图案覆盖于叠加部分的边缘进行坐标标注;
(3)对底部图案中拟植入新图案位置上的图案向周边进行变形与位移;
(4)将新图案嵌入已移出图像的底部图案区域,使两图像完全叠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图案,并调整叠合后图案的整体结构与色彩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提花色织物的图案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变形与位移包括:
通过给底部图案划定位移区域,计算位移区域的渐变比例,设置对应锚点,使图案按一定比例匀称地拖移出将植入新图案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提花色织物的图案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纹板的设计与制作包括:
(1)对原有的两个提花织物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调整,选择作底部图案的织物组织结构为基础结构,并且将两个拼接图案的连接处的组织结构和纬线的投梭顺序设置为一致的次序;
(2)对叠加后的提花织物图案根据织造所选用的特定色丝或色线进行选色彩归并,将图案色彩解析为与纬线色相应的若干组分色图像,每个分色图像的尺幅大小为与单色经纬线数一一对应的图像像素;
(3)分别将分色图像制作成由各色纬线与经线体现交织关系的分色电子纹板;
(4)依次按照投梭顺序和投梭比例将各分色电子纹板串编成一本完整连续的电子提花纹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提花色织物的图案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机准备包括:
(1)以白色丝线作经线,其余颜色的丝线作纬线,进行整经、卷纬工序;所述其余颜色为经过色彩归并后解析出的若干组分色图像对应的颜色;
(2)根据设计要求,调整上机工艺参数,所述工艺参数包括提花色织物的上机门幅,经纬密度,丝线的品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提花色织物的图案叠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织造包括:将所制作的电子纹板配置于织机上,然后开动织机即可织出能显示新叠加图案的电子提花色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98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离子刻蚀机的挡板调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