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粉制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0032.4 | 申请日: | 2015-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如 |
主分类号: | F16D63/00 | 分类号: | F16D63/00;F16D65/14;F16D1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制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粉制动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磁粉制动器中,因在结构设计上磁粉工作腔与转子在同一平行面上,只能卧式安装,如果需要竖直方向立式安装,则磁粉会落入磁粉工作腔一侧,且容易进入旋转轴内,力矩性能较差,易损坏磁粉制动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磁粉制动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粉制动器,包括:转子,包括转子轴和同轴固定转子轴的环形凸台状转子体,转子体包括高位部和低位部,高位部与低位部之间设有沉降过渡带;下磁极,套设转子轴,并设有对应沉降过渡带的沉降台阶;上磁极,套设转子轴,并设有对应沉降过渡带的突出台阶;第一空腔,是上、下磁极与转子体之间的空间,并在沉降过渡带的低位部一侧设有磁粉;以及第二空腔,是上、下磁极之间并与第一空腔同轴设置的环状空腔,内设有激磁线圈。
本发明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磁粉不易进入旋转轴中,即使磁粉制动器在竖直方向上立式安装,磁粉也不会落入转子轴与上下磁极之间的旋转轴内,开拓了磁粉制动器的应用方向,增加了磁粉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降过渡带的上、下表面在轴截面呈直线,沉降台阶上表面和突出台阶下表面在轴截面上为对应沉降过渡带的直线。沉降过渡带直线过渡,磁粉更加不易落入旋转轴内,增加了磁粉制动器立式安装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降过渡带与高位部与低位部之间的夹角保留尖角设置,沉降台阶与下磁极的夹角保留尖角设置,突出台阶与上磁极的夹角保留尖角设置。这些尖角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磁粉落入旋转轴的难度,增加了磁粉制动器立式安装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设有隔磁环。阻断磁场在上、下磁极内部导通,从而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间形成磁通,和转子体一体形成工作磁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下磁极与转子轴间设有密封图。防止进入高位部一侧的第一空腔的磁粉进一步漏到旋转轴内。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转子体形状,并对上、下磁极的形状做了对应的改动,合理设置磁粉的位置。使得磁粉不易落人旋转轴内,为磁粉制动器的立式安装提供了基础。本发明还提供了多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立式安装的磁粉制动器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并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磁粉制动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磁粉制动器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的一种磁粉制动器,其转子1,包括转子轴11和同轴固定转子轴11的环形凸台状转子体12。转子体12包括高位部121和低位部123。高位部121与低位部123之间设有沉降过渡带122。沉降过渡带122的上、下表面在转子体12的轴截面上呈直线。沉降过渡带122与高位部121和低位部123之间的夹角保留尖角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磁粉制动器还包括套设转子轴11的上磁极2和下磁极3。下磁极3设有对应沉降过渡带122的沉降台阶31。沉降台阶31上表面在轴截面上为对应沉降过渡带122的直线。上磁极2设有对应沉降过渡带122的突出台阶21。突出台阶21下表面在轴截面上为对应沉降过渡带122的直线。沉降台阶31与下磁极3的夹角、突出台阶21与上磁极2的夹角均保留尖角设置。
上述上、下磁极2、3与转子体12之间的空间为第一空腔4,磁粉6设置在第一空腔4在沉降过渡带122的低位部123一侧。此外,上、下磁极2、3之间与第一空腔4同轴设置的环状空腔为第二空腔5,内设有激磁线圈7。
上磁极2设有上轴孔,下磁极3设有下轴孔,转子轴11两端套装轴承后固定在上、下轴孔内。
由于转子体12有一级从高位部121到低位部123的沉降过渡带122。下磁极3具有与转子体12形状相对应设置的沉降台阶31。上磁极2具有与转子体12形状相对应的突出台阶21。这使得设于低位部123的磁粉6不易落入转子轴11处的轴承内,故可以竖直安装,延长了磁粉制动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磁粉制动器的稳定性。沉降过渡带122在轴截面上的上、下表面呈直线过渡,并保留过渡尖角设置,使得磁粉6更加不易落入转子轴11处的旋转轴内。本实施例的上、下磁极2、3与转子轴11间设有密封圈9,进一步防止漏到轴承处的磁粉6进入旋转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如,未经张玉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0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三个减振器的汽车离合器从动盘
- 下一篇:无水自冷却导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