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金大玉葱的种植方法、生态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0677.8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5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蓉;方鸿国;倪丹;张来振;王礼焦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耕地质量保护站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G22/35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金 大玉葱 种植 方法 生态 专用肥 及其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金大玉葱生态专用肥,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动物粪便40份‑60份、秸秆粉3份‑8份、JT复合菌0.3份‑0.8份、尿素12~15份、磷酸二铵10~16份、硫酸钾18~24份、硫酸镁1~3份、硫酸锌0.5~1.5份、硫酸锰0.5~1.5份、硫酸亚铁0.5~1.5份、钼酸铵0.1~1.0份、清水5‑1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黄金大玉葱生态专用肥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黄金大玉葱的种植方法。本发明的肥料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减少了过多使用无机肥对土壤酸碱平衡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为黄金大玉葱提供所需的中、微量元素,满足黄金大玉葱正常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金大玉葱生态专用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黄金大玉葱生态专用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金大玉葱是一种耐运输、耐贮藏的常用蔬菜,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质鳞茎,有特殊的香辣味,能增进食欲,可治疗多种疾病,同时也是脱水加工出口的主要蔬菜品种。
现有的黄金大玉葱的肥料存在什么问题和缺点是施肥过程中氮磷钾配方不尽合理及重用化肥而轻有机肥的问题,其结果是造成黄金大玉葱的产量及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金大玉葱生态专用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肥过程中氮磷钾配方不尽合理及重用化肥而轻有机肥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黄金大玉葱生态专用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黄金大玉葱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黄金大玉葱生态专用肥,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动物粪便40份-60份、秸秆粉3份-8份、JT复合菌0.3份-0.8份、尿素12~15份、磷酸二铵10~16份、硫酸钾18~24份、硫酸镁1~3份、硫酸锌0.5~1.5份、硫酸锰0.5~1.5份、硫酸亚铁0.5~1.5份、钼酸铵0.1~1.0份、清水5-1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动物粪便为鸡粪、牛粪或猪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秸秆粉为小麦秸秆或玉米秸秆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黄金大玉葱生态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称量,按照质量份称量以下组分:动物粪便40~60份、秸秆粉3~8份、JT复合菌0.3~0.8份、尿素12~15份、磷酸二铵10~16份、硫酸钾18~24份、硫酸镁1~3份、硫酸锌0.5~1.5份、硫酸锰0.5~1.5份、硫酸亚铁0.5~1.5份、钼酸铵0.1~1.0份、清水5-10份;
步骤2、发酵,将称量好的动物粪便、秸秆粉与JT复合菌在温室水泥发酵池中充分发酵腐熟;
步骤3、搅拌,将发酵后的制品与称量好的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钼酸铵进行搅拌并粉碎;
步骤4、造粒,用转鼓造粒机将步骤3的产物进行造粒,并进行烘干,造粒烘干后制备得到黄金大玉葱生态专用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充分发酵腐熟具体为:夏天发酵24天-26天;冬天为29天-31天。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一种黄金大玉葱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种:选择无虫病、表皮光滑、皮黄、芽眼明显、体型完整的黄金大玉葱种子;
步骤2、育苗:黄金大玉葱育苗床应选择疏松肥沃、保水能力强的土壤,施足底肥,在11平方米育苗畦中施用黄金大玉葱专用肥腐熟有机肥15~25克,育苗时间根据育苗所在季节确定;幼苗定植前在种植田中15~18厘米,洋葱缓苗后进入茎叶生长,为促进形成良好的营养器官,需抓紧追施一次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未经连云港市耕地质量保护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0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专用肥
- 下一篇:一种罗汉松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