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轮免翻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1047.2 | 申请日: | 2015-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宗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宗炎 |
主分类号: | B63B43/14 | 分类号: | B63B4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轮 翻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轮免翻沉装置,属于客运轮船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沉船事故不断发生,历史上最著名的是泰坦尼克号(1912.4.12),最近的是韩国岁月号(2014.4.16),中国典型的是大舜号(1999.11.24)和东方之星(2015.6.1),其原因是:为满足旅客观光需求和避开轮机噪音,客轮都比较高,一般为4~8层客房,这样重心就较高,稳定性较差,加上恶劣天气(主要是风大浪高)和操作不当(主要是航速高加之转向过猛),极易翻沉,而每次翻沉,由于救援十分困难,往往造成数百人死亡、损失几千万元。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今后恶劣极端气候会越来越多,客轮翻沉事故也就会不断发生,前景不容乐观;当前虽然有的船采用双体双壳的安全措施(如长江客轮总统7、8号),但只能对付泰坦尼克号式沉船(碰撞漏水),对东方之星式翻沉(恶劣天气)起不到任何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轮免翻沉装置,目的是使客轮永不翻沉,杜绝海难、江难的发生,使按本发明改造的客轮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技术方案是在客轮两侧,各安装上活动的,可以展开到两侧,又可以折叠到船体下方的浮力体,平时折叠到船下,不影响正常航行和停靠,遇恶劣天气时展开到两侧,可增加抗风能力5~10倍。
本发明包括前后的浮力体,电动机,减速器,两侧的浮力体,钢丝绳,轴,钢管,绞盘。
请求保护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在船体与甲板的结合处的外侧,每侧同轴固定安装有轴座,轴座中活动安装有轴,轴与浮力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浮力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焊在船体中心线上的钢管的中心,固定并绕到绞盘上。
请求保护的另外技术特征是:浮力体是使用钢板焊接而成的中空体,在内外两层钢板之间,设有由钢管制成的横向支撑,空腔内使用塑料发泡填满。
请求保护的另一方案的技术特征是:前浮力体、后浮力体和浮力体的外壳和支撑管是由塑料板或橡胶板制成的空心立方体,内部是发泡塑料,前浮力体和后浮力体使用螺栓固定在船头和船尾上,浮力体则制成内、外两块,使用螺栓固定在钢管制成的网状骨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永远杜绝了客轮翻沉的事故,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2.目前运行的所有客轮均可改造,改造成本低,不足事故成本的十分之一。
3.良好的天气时有更好的观景效果,对靠岸和过船闸均无影响。
4.万一发生碰撞、搁浅时,可保护船体不受损害,效果比双体双壳技术还好。
5.即使万一发生船体漏水事故,也会是一个平稳逐渐下沉过程,且客轮不会完全沉没,乘客完全有时间、有空间等待救援和逃生,安全性极好。
6.使客轮的安全性超过飞机,成为人类最为安全的交通工具。
附图说明:
下边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及安装位置和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遇恶劣天气航行时的图1中A-A剖面图(从船尾看)。
图3是本发明遇良好天气航行时的图1中A-A剖面图(从船尾看)。
图4是本发明将绞盘(卷扬机)安装在舱底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船体,2.前浮力体,3.电动机,4.减速器,5.浮力体,6.上层建筑(客房),7.钢丝绳,8.甲板,9.后浮力体,10.浮力体,11.轴,12.钢管,13.绞盘,14.减速器,15.电动机,16.水平面,17.双定滑轮,18.定滑轮,19.定滑轮,20.钢管,A-A.剖面符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宗炎,未经孙宗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1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凹版印刷机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层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