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小功率骨传导耳机的振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1334.3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佑克骨传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功率 传导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功率骨传导耳机的振子,属于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声音传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空气传导,简称气导,就是利用空气振动的原理,声音传到耳膜,再通过耳膜传到内部耳神经。目前市场上传统的耳塞式耳机都是利用空气振动的原理做成的产品,将耳机贴在耳朵孔或塞在耳朵孔内,耳机通过振动空气,空气再振动人的耳膜,而将声音传到人脑。这种耳塞式耳机,由于在使用时需要将耳机贴在耳朵孔或塞在耳朵孔内,当人们在过马路时就听不到汽车的鸣笛声,那是相当危险的;其次,传统耳机放进人的耳朵里,耳朵内空气阻塞,分泌的汗水挥发不出去,时间长了,会滋生细菌,造成耳膜病变。另外,传统耳机会有电磁波,对人的脑神经与听力神经造成伤害,如果长期大音量地使用这种耳机,对人的耳膜有影响,会引起人的耳鸣,严重地会造成听力下降。现有出现了一种骨传导耳机,将电信号变为震动信号,通过与人体的听骨接触,使人听到声音,声音不需要经过空气传播,耳机也不必贴在耳朵孔或塞在耳朵孔内。但是现有高低频音效可调的骨传导震子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安装在耳机主体内漏音严重;2、内部结构导致杂音现象发生;3、声音立体声效果差;4、外部震动感太大,影响佩戴的舒适性;5、音频效果差,当大功率振子工作时,振动片容易接触到外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小功率骨传导耳机的率振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适用于小功率骨传导耳机的振子,包括外壳以及振动片,所述外壳呈筒状,其内底部设置有径向向内的凸台;所述振动片包括振动片本体、开设在所述振动片本体上的槽口组,所述槽口组至少包括第一槽口、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均呈M形,且第一槽口的一端设置于第二槽口靠近第一槽口一端的外侧;所述振动片本体设置于凸台上,且振动片本体朝向所述外壳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呈碗状并碗口朝向所述外壳开口的一侧,且支架的碗底设置有磁铁;所述外壳的开口处设置有线路板与上盖,所述线路板靠近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线圈,该线圈与所述磁铁同心设置并至少部分包覆磁铁;所述上盖设置于线路板朝向外壳开口的一侧外,且上盖的上端面与外壳的上端面平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片与外壳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泡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片与线路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环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片呈圆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片的厚度为0.15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碗底居中设置有收容所述磁铁的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圈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电信号的强弱变化实现磁铁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发生振动,从而带动振动片振动,压缩空气产生声音,使人的听骨听到声音,不会对人的耳膜造成任何影响,而且结构简单,没有杂音,在振动片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泡棉,缓冲大功率振子工作时振动片容易接触到外壳的问题,能减少外部振动,实现降噪,佩戴舒适,同时,并在振动片上开设有M型槽口,提高了低频效果,适合各种使用者,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中振动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佑克骨传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佑克骨传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1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式耳机
- 下一篇:一种确定字幕添加位置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