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防腐竹纤维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2857.X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斌;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1F2/0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防腐 竹纤维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阻燃防腐竹纤维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竹纤维在生产制备中,为改善竹材的力学性能,减小其弹性模量以利于高效率开纤,往往需要事先软化,其中碱煮是最为常用也是最为方便的竹材软化方法。但经过碱煮后开纤得到的竹纤维,一方面色泽发黄黯哑,另一方面残留在竹纤维表面的化学物质和杂质还需要冲洗或中和,导致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二次废水。这些问题严峻而又难以解决,目前领域里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阻燃防腐竹纤维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阻燃防腐竹纤维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取样:选取1~4年生新鲜竹子,锯切为1~5m长的竹筒,用碾压机碾平并碎节成竹片;
(2)软化开纤:将竹片置于软化池碱煮8~12h,NaOH的浓度为3~9g/L,温度为30~80℃,浴比:5-20;碱煮后定向碾压开纤,得到竹纤维;
(3)喷撒吸潮防腐剂:取生石膏粉喷撒于竹纤维表面,生石膏粉质量为竹纤维绝干质量的10~50%,获得干燥且白亮的竹纤维;
(4)振动送料及废渣回收:将经(3)处理后的竹纤维边传送边周期性振动,并回收掉落的粉状物和吸潮后的结块;
(41)喷撒阻燃剂:均匀喷撒滑石粉至经(4)处理后的竹纤维上,滑石粉质量为竹纤维绝干质量的3~10%;
(5)烘干、去杂及入库:将竹纤维送入烘房烘30~60min,同时利用振动作用将竹纤维表面干燥开裂的结块粉状物或结晶物掉落下来,利用纤维去杂设备除去粉状物及短纤维后打包入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不产生任何二次化工污水的前提下,制备了一种具有阻燃、防霉、防腐功能的竹纤维,制得的竹纤维色泽白亮,柔软细腻;吸潮防腐剂及阻燃剂选用的生石膏粉和滑石粉,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生石膏粉对软化碱煮的竹纤维能起到中和、干燥并吸附色素的作用,同时赋予竹纤维防腐性能,其废渣还可用来改良土壤;滑石粉能提高竹纤维的燃点和碳化温度,并使竹纤维光滑细腻柔软,有利于制备竹纤维复合材料并提高其机械物理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阻燃防腐竹纤维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阻燃防腐竹纤维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取样:选取1年生新鲜竹子,锯切为1m长的竹筒,用碾压机碾平并碎节成竹片;
(2)软化开纤:将竹片置于软化池碱煮8h,NaOH的浓度为3g/L,温度为80℃,浴比:5;碱煮后定向碾压开纤,得到竹纤维,此时取得的竹纤维含水率约为60%;
(3)喷撒吸潮防腐剂:取生石膏粉喷撒于竹纤维表面,生石膏粉质量为竹纤维绝干质量的10%,获得干燥且白亮的竹纤维;
(4)振动送料及废渣回收:将经(3)处理后的竹纤维边传送边周期性振动,并回收掉落的粉状物和吸潮后的结块;
(41)喷撒阻燃剂:均匀喷撒滑石粉至经(4)处理后的竹纤维上,滑石粉质量为竹纤维绝干质量的3%,获得燃点高且手感光滑细腻柔软的竹纤维。
(5)烘干、去杂及入库:将竹纤维送入烘房烘30min,同时利用振动作用将竹纤维表面干燥开裂的结块粉状物或结晶物掉落下来,利用纤维去杂设备除去粉状物及短纤维后打包入库。
实施例2
请再参阅图1,一种阻燃防腐竹纤维生产工艺,也可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取样:选取3年生新鲜竹子,锯切为3m长的竹筒,用碾压机碾平并碎节成竹片;
(2)软化开纤:将竹片置于软化池碱煮10h,NaOH的浓度为6g/L,温度为50℃,浴比:20;碱煮后定向碾压开纤,得到竹纤维,此时取得的竹纤维含水率约为70%;
(24)直接喷撒阻燃剂:均匀喷撒滑石粉至经(2)处理后的竹纤维上,滑石粉质量为竹纤维绝干质量的50%;
(5)烘干、去杂及入库:将竹纤维送入烘房烘60min,同时利用振动作用将竹纤维表面干燥开裂的结块粉状物或结晶物掉落下来,利用纤维去杂设备除去粉状物及短纤维后打包入库。
实施例3
本部分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1)选取4年生新鲜竹子,锯切为5m长的竹筒
(2)将竹片置于软化池碱煮12h,NaOH的浓度为9g/L,温度为50℃,浴比:20;此时取得的竹纤维含水率约为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28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