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雨滴去除方法及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23117.8 申请日: 2015-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5046653B 公开(公告)日: 2018-04-17
发明(设计)人: 朱青松;袁杰;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6T5/00 分类号: G06T5/00
代理公司: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代理人: 宋鹰武,沈祖锋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视频 雨滴 去除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视频雨滴去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雨滴去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拥有包括自动性、智能性、高效性等诸多优点,户外计算机视觉系统被广泛使用在军事国防、医疗技术、智能交通等领域。但是恶劣天气会严重影响其性能,甚至导致其完全失效。所以消除恶劣天气影响的有效方法,对于一个全天候的户外视觉系统来说必不可少。在诸多恶劣天气情况中,雨由于拥有较大粒子(雨滴)半径及其他复杂物理特性,会对视觉系统所摄取的图像质量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视频雨滴去除技术通过使用雨的物理、频率等特性,对视频帧中的雨滴进行识别、去除。其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图像质量,还有利于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因此,视频雨滴去除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性技术。

近些年来关于视频及图像中雨滴检测与去除的研究已然成为热点。Starik等在2003年最早提出了时域均值的雨滴去除策略,作者认为在视频图像序列中,雨滴对像素的影响只存在于少数几帧中,故可直接对视频帧进行平均就可以得到去除了雨的影响的原图像。同时,他们认为雨会对背景产生亮度加强,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最终产生的视觉效果是雨及被覆盖背景的空间混合。对于远处的雨,由于失焦效果,会呈现雾状特征。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对方法进行试验验证。Garg和Nayar最早使用了雨的动态及光度特性(K.Garg and S.K.Nayar,“Detection and removal of rain from videos,”in Proc.IEEE Conf.Comput.Vis.Pattern Recognit.,Jun.2004,vol.1,pp.528–535),分别建立了两种模型,并基于这两个模型提出了检测和去除雨的方法。对于雨的动态模型,其表明了雨在其下落方向具有时域相关性;对于光度模型,其分为静态雨及动态雨模型。对于静态雨滴,其亮度显著高于其覆盖的背景;对于动态雨滴(雨线),其亮度由静态雨滴亮度、背景亮度及相机曝光时间决定。之后,作者提出了一种使用帧差法进行雨滴初检,使用两种特性进行误检去除,并最终利用前后帧图像信息进行雨滴去除的方法。虽然此方法性能较好,但其对于严重失焦(远处)的雨、明亮背景上的雨及雨势变化无法处理。2006年Zhang等人(Zhang X P,Li H,Qi Y Y,Leow W K,Ng T K.Rain removal in video by combining temporal and chromatic properties.In: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ultimedia and Expo.Toronto,Canada:IEEE,2006.461)使用了雨的时域分布及色彩特性。由于雨的时域分布直方图显示两个峰(分别代表雨滴亮度及背景亮度),且近似构成高斯混合模型,故非监督学习方法——K-means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地对之进行分离。之后,作者发现被雨滴影响像素的帧间RGB值的变化基本相同,故误检能够进一步被去除。此方法实验效果较好,但是在整个视频利用聚类的方法辨别雨滴和背景,计算效率不高,不能进行实时的处理。2007年Barnum等人(Barnum P C,Narasimhan S G,Kanade T.Analysis of rainand snow in frequency spa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2010,86)注意到之前的多数方法严重依赖于清晰雨线的提取,而雨线由于会造成重复的模式,在频域中对雨进行分析是合理的。作者建立高斯模型来近似雨的影响,并通过求在三维傅里叶变换中的模型所占比例进行雨滴检测,进而通过迭代去雨,最后反变换至视频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拥有较好的处理性能,但此方法由于算法较为简单,容易出现过多错误检测;同时,由于使用了混合高斯模型,具有较高的时间复杂度,且在存在不显眼的雨(明亮背景下的雨)及雨势变化时,其处理性能会出现显著下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3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