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厚度双端公片式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3420.8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F·R·特鲁希略;A·佛罗瑞斯;J·R·莫拉雷斯;C·A·布兰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黄丹燕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片 电子设备 双端端子 浮凸 双端 保险丝 继电器 印刷电路板 插座端子 电气端子 片式端子 汽车线束 有效厚度 母插座 互连 可用 片式 汽车 制造 | ||
一种印刷电路板(PCB)组件(14),其具有双端公片式电气端子(30)。该双端端子(30)具有第一接片(40)和第二接片(42),该第一接片(40)具有大致均匀的第一厚度(T1),该第二接片(42)与第一接片(40)相反并具有浮凸的近中区域(44),该浮凸的近中区域(44)提供大致均匀的第二厚度(T2),其中,该第二接片(42)的有效厚度(T2)大于第一接片(40)的厚度(T1)。该端子可用于汽车的电气中心(10),以将汽车线束中的母插座互连于诸如保险丝或继电器的电子设备(16),该电子设备(16)具有安装在PCB(14)上的插座端子。还提出了诸如双端端子(30)的制造方法(100)。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7月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4/321,922号的权益,在此以参见的方式引入该专利申请的全文内容。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电气端子,更具体地涉及双端公片式端子,其一个接片的厚度与另一接片的厚度不同。
发明背景
电气中心在汽车中用于将各个电路互连。电气中心包括多个电线束连接器,其将汽车线路与电路开关设备(例如继电器和电路保护装置,如保险丝)连接。
印刷电路板(PCB)用于通过连接于金属端子的铜通路/迹线机械地支承和电连接各电子部件,金属端子经由电缆提供与各种功能模块和位置的连接。PCB端子用作电子设备(例如保险丝或继电器)的机械支承以及各设备与线束连接器之间的电气连接。通常,电气中心设计成使得线束连接器在PCB的一侧成组,而各电子设备在另一侧成组。
在购买时,PCB通常是已经在两侧都施加有铜的层压材料;通过各种方法移除不需要的铜,仅留下所需的铜迹线。为了适应不同载流能力的电路,可能需要使用具有不同铜厚度的多个PCB,以低成本地形成紧凑三维电气中心或类似部件。
存在着很多设计有不同厚度和宽度的PCB端子,这取决于与其匹配的电气部件以及所要求的载流能力。所有的电子设备(保险丝、继电器等)都设计有特定的匹配端子厚度(音叉型/母端子或凸片)作为标准。这些电子设备端子中的一些范围从0.8毫米(mm)至1.2毫米厚的堆叠金属材料。当电子设备要求特定厚度的接片且连接至提供功能连接的电线的输出母插座端子需要与电子设备不同的厚度时,通常,两个分开的端子放置在PCB中并通过导电迹线连接。这要求PCB上的空间且可能增加所需的PCB层数,由此增加制造组装时间和成本、端子的数量、材料(例如,焊膏和/或保形涂层)并可能增加电子中心的尺寸。
背景部分所讨论的主体不应仅仅因为在背景部分中提到而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背景部分中提到的问题或者与背景部分的主题有关的问题不应被认为在现有技术中先前已经被认识到。背景部分中的主题仅仅代表不同的方法,其本身也可以是发明点。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端公片式电气端子。该双端公片式电气端子具有第一接片和第二接片,所述第一接片特征为具有大致均匀的第一厚度,所述第二接片具有浮凸的近中区域,该浮凸的近中区域特征为具有大致均匀的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根据一个特定实施例,所述第一厚度约0.8毫米且所述第二厚度约1.2毫米。第一接片的一侧和第二接片的一侧可以大致共面。所述电气端子可以限定在第一接片和第二接片中间的肩部。该肩部具有肩部宽度,该肩部宽度大于第一接片宽度和第二接片宽度。
第一接片的第一远端和第二接片的第二远端可以做成斜面。浮凸的区域的靠近第二远端的前端限定倒圆角等腰三角形形状,该浮凸的区域的侧边大致平行于第二接片的侧边,以及该浮凸的区域的尾端特征为具有倒圆角角部。根据该电气端子的特定实施例,该浮凸的区域的前端的两侧相对于电气端子的纵向轴线成30度角度,且第二接片宽度大于第一接片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3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缆线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