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金属结合蛋白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4003.5 | 申请日: | 200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烨;朴泰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科学技术院 |
主分类号: | C12P3/00 | 分类号: | C12P3/00;C12N15/70;C12N15/54;C12N15/31;C12N1/21;G01N33/531;G01N33/58;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金属 结合 蛋白 制备 纳米 颗粒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备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在含重金属的培养基中培养转化有重金属结合蛋白编码基因的微生物,以在该微生物中生产重金属结构体;以及收集所产生的重金属结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的方法,其中,该重金属结合蛋白为植物螯合肽合成酶或金属硫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的方法,其中,该重金属结合蛋白源自下组中的任一种:智人、拟南芥、观赏烟草、小家鼠、酿酒酵母、粟酒裂殖酵母、恶臭假单胞菌及大肠杆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选自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酵母菌及真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经过修饰使其不会产生使所表达蛋白发生降解的胞内和胞外蛋白酶,从而有利于重金属结合蛋白的胞内表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为E.coli。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的方法,其中,该重金属为选自镉、锌、硒、碲、铯、铜、氯、铅、镍、锰、汞、钴及铬组成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重金属结构体是纳米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颗粒是量子点。
10.通过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重金属结构体纳米颗粒,其直径为5-120nm且呈球形。
11.一种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所述微生物转化有含重金属结合蛋白编码基因或其一部分的表达载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所述重金属是选自镉、锌、硒、碲、铯、铜、氯、铅、镍、锰、汞、钴及铬组成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所述重金属结合蛋白是植物螯合肽合成酶或金属硫蛋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编码所述植物螯合肽合成酶的基因部分具有SEQIDNO:5的碱基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所述重金属结合蛋白源自下列组中的任一种:智人、拟南芥、观赏烟草、小家鼠、酿酒酵母、粟酒裂殖酵母、恶臭假单胞菌及大肠杆菌。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所述微生物选自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酵母菌及真菌。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所述微生物是E.coli。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所述微生物经过修饰使其不会产生使所表达蛋白发生降解的胞内和胞外蛋白酶,从而有利于重金属结合蛋白的胞内表达。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所述含有重金属结合蛋白表达基因或其一部分的表达载体在该重金属结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一部分有缺失或位点特异性突变,从而该重金属结合蛋白有利于重金属结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该含重金属结合蛋白编码基因或其一部分的表达载体为具有图2所示酶切图谱的pTJ1-AtPCS。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产生重金属结构体能力的重组微生物,其中,该含重金属结合蛋白编码基因或其一部分的表达载体为具有图3所示酶切图谱的pTJ1-PpMT。
22.一种改善纳米颗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纳米颗粒结合到化学材料、配体、金属、DNA及蛋白中的至少一种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科学技术院,未经韩国科学技术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40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