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的快速干燥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24565.X 申请日: 2015-06-15
公开(公告)号: CN104880053A 公开(公告)日: 2015-09-02
发明(设计)人: 钟丽平;钟志贤;沈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F26B21/00 分类号: F26B21/00;F26B2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1004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茯苓 快速 干燥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茯苓的快速干燥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为多孔菌类植物的菌核,常见于松树的根部,干燥后的茯苓可入药,是中药配伍中常见的中药材,民间就有“十药九茯苓的说法”,在数以万计的中药的临场配方中,茯苓的配伍率达70%以上。《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古时成为“四时神药”,《诗经》中就有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药食两用,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中药的研究的逐步深入,茯苓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也进一步为人们所认同。现代医学表明,茯苓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消炎、抗过敏等生物活性。“药食两用”的特性使其需求量非常大。由于社会对茯苓药材需求量逐年递增,很多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已大面积开展人工栽培。常见的茯苓饮片加工规格为:茯苓丁、茯苓片、碎茯苓、茯苓粉。其中,又以质地洁白的茯苓丁品相较好,需求量最大。

在茯苓的加工炮制过程中,干燥是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一般以传统的热风干燥工艺为主。相比于同时期其他季节性农产品,茯苓的含水率(50%左右)较低,淀粉含量较高,热风干燥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茯苓丁内外水分不均,茯苓丁表面应力集中,甚至导致茯苓丁的“爆裂”,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外观品相。现有厂家和农户为解决该问题,采用“间歇式热风干燥工艺”,即“热风干燥2~4小时—回潮4~6小时”,循环往复3~4次,尽管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茯苓丁的破损率,但干燥时间大大延长,一般需要24小时,而且干燥后的产品依然存在破损率高的问题。

茯苓一般采收于10月份,采收时间集中,大面积的人工种植给加工带来了不利影响。为延长加工时间,就需要将茯苓储藏起来。茯苓产地气候一般湿润多雨,储藏不当,极易产生霉变,进而影响药效及品质。传统热风干燥工艺干燥时间长的缺陷,导致采收的茯苓无法及时有效的加工,又进一步加剧了该现状。这也就引起茯苓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加工的后期为了使茯苓丁洁白美观,采用硫磺熏蒸漂白。这就会对茯苓的药效造成不利影响,也会使药品产生异味,降低茯苓的商品价值。

针对茯苓的加工,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效成分萃取物的应用上,以及附属产品的加工方面;如申请号为201410317257X的一种超微破壁茯苓多糖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再如申请号为2014102924659的一种茯苓饼干及其制备方法;再如申请号为2014100165409的一种茯苓切丁机,能够将茯苓快速切成丁状;但都未涉及茯苓的干燥加工。因此,亟需一种茯苓的快速干燥加工工艺和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茯苓的快速干燥加工方法,解决目前茯苓干燥过程中茯苓丁易破碎、干燥时间长、效率低、品相差等问题。

具体步骤为:

(1)新鲜茯苓蒸汽预处理。

(2)将步骤(1)蒸汽预处理后的茯苓剥皮。

(3)将步骤(2)剥皮后的茯苓进行切丁,获得茯苓丁。

(4)将步骤(3)获得的茯苓丁进行微波干燥。

(5)将步骤(4)微波干燥后的茯苓丁封袋包装,置于相对湿度不大于30%的环境下避光保存,即完成茯苓的快速干燥加工。

所述的蒸汽预处理,是指将采收的茯苓,堆积成锥形,用敞篷塑料布将锥形茯苓垛包裹严实,从锥形茯苓垛底部通入水蒸汽1~3个小时,然后自然放置,使锥形茯苓垛内部温度降至室温。

所述的剥皮,包括一次剥皮和二次剥皮,其中,一次剥皮去除泥沙,二次剥皮去除茯苓表皮。

所述的切丁,是通过手工或切丁工具将茯苓切为茯苓丁,茯苓丁是边长为8~20mm的立方体或边长为8~20mm不规则形状。

所述的微波干燥,是使用微波技术进行干燥,将切好的茯苓丁置于功率为0.3~3W·g-1的条件下,干燥30min~2h,干燥过程中茯苓丁表面温度为40~80℃,待茯苓丁的含水率至5~15%时停止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干燥速度快,茯苓丁紧实度大,不易破损,干燥后质地洁白,品相较好,易于后期的存储运输及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挑选无腐烂变质、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茯苓,将其堆成锥形垛,用敞篷塑料布将锥形茯苓垛包裹严实,从锥形茯苓垛底部通入水蒸汽1个小时,然后自然放置5个小时,使锥形茯苓垛内部温度降至室温。

(2)将步骤(1)处理好的茯苓通过人工一次剥皮去除泥沙,二次剥皮去除表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4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