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可伸缩树篱修剪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5118.6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0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敏;李慧;胡乃涛;林超群;赵欣;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04 | 分类号: | A01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伸缩 树篱 修剪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修剪树篱的可伸缩式树篱修剪机构。
背景技术
树枝修剪是园林和果园生产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会直接影响到树木的成长、结实率。若不及时修剪,枝叶过多,会造成外密内空、树势早衰、产量下降等后果。当前国内果园修剪工作时间集中、劳动量大、效率低,因此,修剪工作证逐步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林业修剪机械按修剪工作的高度划分为高枝剪和低枝剪,高枝剪主要满足3-5米高度,低枝剪主要用于2米以下的树枝修剪。在我国,进行果树修剪的方式主要有,手动剪枝;用电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以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为动力的气动修剪机。
低枝剪的主要修剪器主要为手持式修剪器,需要工作人员操纵手持式修剪器进行修剪,但是这样的修剪器通常会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精力,且不能够对高出工作人员臂长的枝干进行修剪,需要借助梯子来完成工作,增加了劳动强度,使用空间有限;气动修剪机,需要电源和空气压缩机,价格高昂且适用范围有限。目前,需要开发出一种便于移动、体积小、省时省力树篱修剪机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式可伸缩树篱修剪机械,用于解决修剪人员不够,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由修剪人员通过控制器的控制面板控制修剪部分工作,不需要消耗修剪人员的体力,只需要按动控制按钮,便于移动、体积小、省时省力。
一种履带式可伸缩树篱修剪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走机械19及沿着自行走装置履带对称分布的固定支架5,与所述固定支架5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曲柄连杆机构,且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分别通过液压缸(包括液压缸活塞16和液压缸外壳17)、曲柄13与所述固定支架5固定连接在一起,摇杆15一端与液压活塞16固连,一端通过连接轴14与曲柄13固连;且所述液压活塞16在液压缸外壳17中的往复运动带动15摇杆的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曲柄13的圆周运动,使得所述修剪机械完成在与自走机械行走方向垂直的平面内180度角的转动,实现修剪机构展开闭合、调整修剪角度的功能;动刀6可在定刀7上相对往复运动,曲柄12固定在定刀7上,摇杆11一端与曲柄12连接,一端与动刀6连接;所述曲柄12在液压马达8的驱动下转动,通过摇杆11的往复运动带动动刀6实现往复运动功能完成修剪工作。发动机1放置在自走机械19的后方位置,所述发动机1侧面布置有液压泵3,发动机1前方自走机械19上方布置有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上布置着油箱2、液压阀18,通过油管组4将液压泵3、液压阀18、油箱2连接。
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分别与固定支架5、修剪机构底座10固定连接,并通过液压活塞16的往复运动来带动曲柄13的转动,进而使修剪机构绕曲柄轴14转动。
所述修剪机构通过曲柄轴14与曲柄13固定在一起。
所述固定支架5与曲柄连杆机构的液压缸与曲柄连杆机构固定在一起。
所述刀架底部装有缓冲保护装置9。
所述刀架底部设有曲柄连杆机构,曲柄12与定刀7固定,摇杆11一端与曲柄12固定连接,一端与动刀6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的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的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描述而清楚地获得。
附图以及说明书中的相同的标号和符号用于代表相同的或者等同的元件。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履带式可伸缩树篱修剪机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发动机1,邮箱2,液压泵3,油管组4,固定支架5,动刀6,定刀7,液压马达8,缓冲保护装置9,修剪机构底座10,摇杆11,曲柄12,曲柄13,连接轴14,摇杆15,液压活塞16,液压缸外壳17,液压阀18,自走机械19;
图2所示为图1中履带式可伸缩树篱修剪机械的修剪机构刀架底座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5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