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5233.3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9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根忠;康春香;唐程光;卫刚;赵海龙;陈涛;杨春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6 | 分类号: | B60J10/06;B60J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金玲;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风窗通过胶条和玻璃胶粘贴的方式密封固定,其结构如图1-2所示,胶条103为与风窗玻璃102相适配的矩形环,其横截面通常为U型结构,通过螺钉固定于车身钣金101,风窗玻璃102安装于U型槽,通过玻璃胶104密封和固定车身钣金101与风窗玻璃102,且为了增加美观性和避免玻璃胶被破坏,增加内饰板105遮挡玻璃胶。
现有的这种风窗结构,需要胶条103和玻璃胶104才能实现车身钣金101的密封及风窗玻璃102的固定,胶条103仅为简单的U型结构,为了保证密封性,对玻璃胶104的涂装操作要求较高,若操作工人不熟练,涂装有漏缺,风窗玻璃102固定不牢固,造成安全隐患,且会影响密封性,水和杂质会侵入车身钣金内部,造成车身钣金101腐蚀,甚至损坏零部件或者使线路短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该种结构为了保护玻璃胶104还需要增加内饰板105,零部件比较多,玻璃胶104进行密封固定也需要涂装整个风窗玻璃102周边,使用量大,增加制造成本;同时,现有的这种结构需要先将胶条103装配于车身钣金,清洁涂胶部位,再涂装玻璃胶104,安装风窗玻璃102,安装内饰板105,整个风窗玻璃101的安装工艺线路长,安装工序繁多,也会造成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窗结构,通过风窗胶条自身的结构设计,风窗胶条直接密封车身钣金,不需要玻璃胶,无涂装工艺要求,即解决了密封防水的问题,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窗结构,包括风窗玻璃和风窗胶条,所述风窗胶条包括胶条本体、分别连接于所述胶条本体的钣金槽和玻璃槽,车身钣金安装于所述钣金槽、风窗玻璃安装于所述玻璃槽;所述胶条本体还连接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分别贴合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为朝向所述车身钣金的指状突起。
优选地,所述钣金槽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卡接舌,所述第一卡接舌压紧于所述车身钣金。
优选地,所述钣金槽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车身钣金的凸起,所述凸起压紧于所述车身钣金。
优选地,所述玻璃槽的底部中心设有止动凸起,所述风窗玻璃压紧于所述止动凸起。
优选地,所述风窗胶条沿其周向还设有第一排水通道,还设有向远离风窗玻璃外壁方向延伸的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水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胶条本体与所述车身钣金形成密封通道,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形成于所述密封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通道设于所述胶条本体与所述车身钣金之间,所述第一排水通道与所述钣金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通道还与所述玻璃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水通道设于所述风窗胶条靠近发动机舱盖的一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风窗胶条设置钣金槽、玻璃槽及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直接通过风窗胶条与车身钣金连接,固定风窗玻璃,且通过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防止水、杂质进入车体内部,不需要玻璃胶,无涂装工艺要求,只要装配好,即可通过第一密封件209和第二密封件210起到二级密封作用,密封效果好,降低安全隐患,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且本发明的结构减少玻璃胶,不需要增加保护玻璃胶的内饰板,零部件比较少,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装配工艺简单,节省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风窗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风窗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风窗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风窗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风窗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在图1-图2中:
101、车身钣金,102、风窗玻璃,103、胶条,104、玻璃胶,105、内饰板;
在图3-图5中:
201、车身钣金,202、风窗玻璃,203、风窗胶条,204、第二卡接舌,205、第三卡接舌,206、止动凸起,207、胶条本体,208、第一排水通道,209、第一密封件,210、第二密封件,211、第一卡接舌,212、第二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5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轮毂马达辅助驱动系统
- 下一篇:重型商用车用LNG冷能综合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