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坚杆火绒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5277.6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圆;赵小燕;李莹;黄艳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刘圆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A61K3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绒 草中总 黄酮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坚杆火绒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坚秆火绒草,别名莪药、山毛香,为菊科火绒草属植物坚秆火绒草Leontopodium franchetii Beauv.的干燥全草,是藏医火灸治疗中的重要原材料,其藏药名“扎托巴”[1],也叫“扎瓦”[2]。据藏医学传统书籍《晶珠本草》记载:“扎瓦,治瘟病时疫,解矿石合毒,治肉瘤”[3]。《四部医典》明确阐述:“但凡‘培根’与‘龙’型的寒性病、脉病、‘黄水’病等,临床皆可通过煮、烧、烤、熏等方式用灸草的药性和热能刺激穴位以治之”[4]。藏药草灸疗法以其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优势,从古沿用至今。坚秆火绒草作为藏医临床施灸的原材料,以每年的7~8月正值其花开旺盛之时,择吉日采集全草,晒干,揉成圆锥状以备用,此时灸草的叶和花朵生长茂盛,无籽且叶不宜断残,是采集灸草的最佳时节[5]。
虽然藏医临床使用中,一直沿用花期采摘的方式,但是,直至目前,还未见对坚杆火绒草化学成分的报道,更未见从物质基础上来研究坚杆火绒草采摘时期和药材品质的报道。若该药材在流通或使用过程中,已经被粉碎成粉,又或弃去了花或果,无法直观辨认时,将不利于对药材质量的监控。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坚杆火绒草中含有总黄酮类成分,并且,现代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降血脂、降血压、镇痛、保肝护肝、调节免疫、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等药理作用[6-8]。因此,本发明拟提供对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方法,以便实现对坚杆火绒草药材品质或采收期的质量控制。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坚杆火绒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取待检药材,加0~80%v/v乙醇水溶液提取,收集提取液,制备供试品溶液;取芦丁对照品,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对照品溶液;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采用NaNO2-Al(NO3)3-NaOH显色法显色后,以未经显色的供试品溶液为空白对照,在512nm下检测,外标法计算总黄酮含量即可。
对于乙醇浓度而言,本发明研究发现,当使用0~80%v/v乙醇进行提取时,总黄酮提取两均能够得到270mg/g以上,再增大浓度,提取量明显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乙醇浓度为60~70%v/v时,总黄酮提取量达到了300mg/g甚至更高,因此,可优选使用此浓度范围。
更进一步发现,乙醇浓度以70%v/v这一浓度最佳,总黄酮提取量高达310mg/g,远远超出其他乙醇浓度。
其中,乙醇提取具体条件为:料液比为1:50~70g/ml,35~60℃超声提取0.5~1h后,再回流提取3~5次,每次1h。
本发明研究发现,当直接选用回流或超声提取时,总黄酮提取量均较低;本发明发现,先超声再回流提取这一方式能够明显提高总黄酮提取量,但是,这仅限于特定的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例如超声温度较高时,或者超声时间较长时,总黄酮提取量都会明显下降,因此,本发明优选使用的提取方式是:35℃超声0.5h再回流3次,每次1h。
因此,本发明最终确定的乙醇提取具体条件为:料液比为1:50g/ml,35℃超声提取0.5h后,再回流提取3次,每次1h。
进一步地,总黄酮检测过程中,NaNO2-Al(NO3)3-NaOH显色法具体操作如下: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置于10mL比色管中,加纯净水至5mL;然后加5%亚硝酸钠溶液0.4mL,摇匀,放置5min;再加10%硝酸铝溶液0.4mL,摇匀,放置5min;再加4%氢氧化钠试液4.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室温放置15min即可。
其中,所述待检药材为菊科火绒草属植物坚秆火绒草Leontopodium franchetii Beauv.的根、茎、叶、花、果或全草。
进一步地,当所检测的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越高,表明药材采收期在花期或接越近花期,或者表明药材品质越好。
本发明通过对药材提取工艺的考察,最终找到了总黄酮提取量最佳的提取工艺,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供试品溶液,才能够准确的实现对不同品质坚杆火绒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避免因提取不完全或工艺不当所致化学成分改变而带来的测量失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刘圆,未经西南民族大学;刘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5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血小板聚集指数稳定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现稳流冲刷腐蚀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