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泽泻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5280.8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国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6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泽泻 栽培 方法 | ||
1.一种泽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
①建立苗圃: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肥沃的稻田建立苗圃,在早、中稻收割后,放干田水并清除稻桩杂草,然后每亩施腐熟厩肥1800~2200千克,灌水将苗圃地耙烂耙平,待浮泥沉清后排干水,起宽100~120厘米、高10厘米的苗床,并整成龟背形;
②播种:播种时间为7~7月份,选中等成熟度的饱满种子,用30~38℃温水浸种12~24小时,用50%甲基托布津浸种10分钟,捞出滴干水,然后按1份种子用10份草木灰的比例拌均匀,并在整好的苗床上均匀撒播,然后用竹扫帚轻轻拍打,使种子与泥土贴上,播后用插蕨草或搭棚遮荫,棚高45~50厘米,荫蔽度50~60%,约3天后幼芽出土;
③幼苗管理:苗期加强管理,要勤除草施肥,并采用晚灌早排法滋润畦面,灌水以淹没畦面为宜;苗高2~2.5厘米时,浸l~2小时后即要排水,随着秧苗的生长,水深可逐渐增加,但不得淹没苗尖;当苗高3~4厘米时,即可进行间苗,拔除稠密的弱苗,保持株距2~3厘米,并将荫蔽物拔除,结合间苗进行除草施肥2次,第1次每亩施入充分腐熟有机水肥800~1000千克,第2次在第1次施肥后10天进行,每亩施入充分腐熟有机水肥1200~1500千克,施肥前先排干水,待肥液渗入土后,再灌回浅水,经30~40天的育苗后便可移植;
2)选地与整地:选择排灌方便、水源保证、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较强的稻田,在中稻、早熟晚稻收获后带稻杆翻犁,经15~20天沤田,待稻杆腐烂后,每亩施腐熟厩肥1800~2500千克作基肥,再进行1~2次耙田,使泥土溶烂,作宽1~1.2米的畦;
3)移植:选苗高10~13厘米,具5~8片真叶的壮苗,带根挖起,用花生麸拌草木灰点根,选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植,按行株距35厘米×30厘米,插深1.5~2厘米;
4)田间管理:
①补苗:移植后2~3天,认真检查,发现浮苗、倒苗应立即扶正栽稳,缺苗则及时补栽;
②施肥:按照“先施肥后除草”的原则,第1次追肥在移植后15天左右进行,施肥时先排干水,然后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550千克、尿素4.5~5千克;隔20天后施第2次,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450千克、尿素3.5~4千克、氯化钾12~15千克;第3次在植株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800~2000千克、氯化钾28~30千克或复合肥30~34千克,并在每次施后深锄除草;
③灌溉排水:移植后田水保持水深2~3厘米,第2次施肥除草后,保持水深3~5厘米;第3次施肥除草后,保持水深1~1.2厘米,但间隔15~16天排水晒田一次,晒田时间为2~3天;
④除侧芽打苔:第2次施肥除草后应将植株基部长出侧芽及时抹,有抽出花苔的植株也应及时摘除,减少养分消耗,而利块茎生长;
5)病虫害防治:
①白斑病:泽泻常见叶部病害,初发病期间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洒防治;
②白绢病:泽泻茎基部病害,播种前用50%甲基托布津浸种10分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区散上石灰;
③蚜虫:发生期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或80%敌敌畏1500~2000倍液喷杀;
④银纹夜蛾:发生时用90%敌虫1000~1500倍液喷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国,未经张天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52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