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卫星固定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5455.5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4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彭美霞;汪媛媛;孙燕京;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卫星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卫星固定支架,属于车载天线支座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车载天线在车顶上主要可以作定轴转动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定轴摆动,一般而言定轴摆动的驱动舵机和减速齿轮组都会安装在转动支架上,再通过转动支架定轴转动实现天线的定轴转动;
车载天线主要分为两种工作状态,分别是自动定轴转动的信号寻找状态,以及精确转动的调整状态,上述结构的车载天线其摆动用的舵机、减速齿轮组均安装在转动支架上,很明显的,会增加转动支架的载重量,使得轴向转动电机的负载提高,转动的精确度降低,与此同时,为了驱动舵机的运行,还需要增加在转动支架上的接线数量,舵机的驱动电流一般远远高于卫星信号接线的电流,所以在长时间转动后,接线很容易发生绝缘层甚至接线自身的破裂,较高的舵机驱动电流很容易因为短路或者与车壳连接,而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天线转动支架因为负载较大,所以驱动时耗电且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载卫星固定支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卫星固定支架,包括转动底座,在所述底座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反射面支架,所述反射面支架在驱动器的驱动下绕底座定轴转动;
卫星反射面通过一个转动架与反射面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架的转动轴线与转动底座平行;
所述反射面驱动器还包括一个环形的转动导轨,所述环形的转动导轨上固定有一个推动环,在所述推动环与转动底座之间设置有一个圈状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与转动底座同轴设置;
在所述推动环上通过若干万向球机构A环形阵列连接有若干连接头,在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拉紧线缆,在转动底座内设置有若干与各连接头对应的线缆绞盘,所述各拉紧线缆通过设置在转动底座内的过线机构与线缆绞盘的绞辊连接,通过驱动线缆绞盘对拉紧线缆收紧或释放;
在所述转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一个转动环,所述转动环通过支架连接有一个反射面固定架,反射面固定在固定架上,同时固定架的底部通过万向球机构B与反射面支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所述驱动器包括一个设置在转动底座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转动底座平行,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个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反射面支架的底部平面接触,通过驱动驱动轮使得反射面支架发生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所述驱动轮为一个齿轮,在所述反射面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与前述齿轮啮合的环形齿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所述转动环的截面为T形槽结构,所述转动导轨的截面为T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若干非同步拉动的拉紧线缆,改变转动导轨的请教实现对反射面的摆动驱动,将原有的位于反射面支架上的摆动驱动机构的承重转移到转动底座上,有效的降低了反射面支架的承重,使得反射面支架转动时的耗能变小,精度变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总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车载卫星固定支架,包括转动底座1,在所述底座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反射面支架2,所述反射面支架2在驱动器的驱动下绕底座定轴转动;
卫星反射面通过一个转动架与反射面支架2转动连接,转动架的转动轴线与转动底座1平行;
所述反射面驱动器还包括一个环形的转动导轨4,所述环形的转动导轨4上固定有一个推动环,在所述推动环与转动底座1之间设置有一个圈状的支撑弹簧13,所述支撑弹簧13与转动底座1同轴设置;
在所述推动环上通过若干万向球机构A环形阵列连接有若干连接头5,在所述连接头5上设置有拉紧线缆6,在转动底座1内设置有若干与各连接头5对应的线缆绞盘7,所述各拉紧线缆6通过设置在转动底座1内的过线机构与线缆绞盘7的绞辊连接,通过驱动线缆绞盘7对拉紧线缆6收紧或释放;
在所述转动导轨4上滑动连接有一个转动环3,所述转动环3的截面为T形槽结构,所述转动导轨4的截面为T形,所述转动环3通过支架8连接有一个反射面的固定架9,反射面10固定在固定架9上,同时固定架9的底部通过万向球机构B11与反射面支架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寰卫星导航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5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支架
- 下一篇:一种毫米波频段波导‑微带过渡结构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