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肺癌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5524.2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管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35/00;A61K3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滞 血瘀型 肺癌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肺癌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肺癌或称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是肺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已占癌症死亡率之首。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发生的部位和有无并发症,一般早期无表现,晚期才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常并发肺不张以及其他器官的转移癌。肺癌男性占大多数,男女之比约为5∶1。本病的死亡率较高,目前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肺癌属中医“肺积”、“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
肺癌的病因为毒邪、痰湿、热毒等外邪,乘机体正气虚弱之时而侵入犯肺,邪积胸中,遂结成形而有块。肺癌的病理变化为正气不足,邪气踞之,积之成也。邪毒内侵袭肺,郁结胸中,宣降失司,若肺气虚则气滞而血瘀,久而成块;若脾气虚则所生之痰湿与外邪凝结,亦成肿块;肾气不足,脾不运化,肺脏津液乏源,若遇热毒,津液凝聚成痰,与气血相搏,成为肿块。肿块在气道侵犯肺脏之脉络则咳嗽,或有疾,或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若邪积增大,阻塞气道,气不能通畅,以致气短或气憋。若病期日久,邪积剧增,痰湿阻塞,毒邪更甚,可蕴酿发热,肺气继而不固,出现恶寒、汗出等症状。总之本病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虚为病之本,实为病之标。
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等多见于肺癌的各种症候。其症候特征分述如下:
1.咳嗽是最为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常是阵发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如咯痰不利,或痰郁化热时,则咳嗽增剧,且见痰黄稠而粘,舌红苔黄脉数,久则肺阴与肺气俱伤。肺阴伤则可见干咳、咯血、低热、盗汗、舌质红等症;肺气伤则可见咳声低弱、短气、自汗、乏力、舌淡红等症。病至晚期则见咳声低怯、端坐喘息、声音嘶哑、唇绀、面浮肢肿等气血阴阳俱衰的见证。
2.咯血早期近气道者可首先咯血,时作时止,量可多可少,色或鲜红,或深暗多兼泡沫,或痰中带血互不相混,伴腐肉而出;大络破损或癌巢破溃空洞形成可致出血不止,或阻塞气道窒息,或气随血脱均可卒死。虚证咯血,多不能自止,痰血相混,久而不止。但多为先实而后虚,虚实夹杂。
3.胸痛患者多有程度不同的胸痛。肺癌早期胸痛不著,胸闷满胀,疼痛而不固定,多以气滞为主;晚期邪毒浸渍,瘀血不行则疼痛夜甚,固定不移如锥如刺,甚至终日不休,痛不可耐,甚则破骨坏肉,痛不可按,不得转侧。
4.气急初期正气未大衰,息高声粗,胸憋气急,多见实证。晚期邪毒盘踞日甚,肺之气阴俱损,则气短喘息而声息低怯,胸闷而不甚急,因少气不足以息故动则尤甚,静而喜卧不耐劳作,气息低微,此为邪实而正虚。
5.发热为肺癌常见之证,一般多属阴虚内热,故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或手足心热,伴有心烦、盗汗、口干、咽燥等症,发热亦可由痰瘀内阻、毒热内蕴引起,热势壮盛,久稽不退。
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是治疗肺癌的基本原则。本病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肺癌早期,以邪实为主,治当行气活血、化瘀软坚和清热化痰。利湿解毒;肺癌晚期,以正虚为主,治宜扶正祛邪,分别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散结及益气养阴、清化痰热等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肺癌的中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肺癌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石蝉草5-7g,红楤木3-5g,雪里开5-10g,南酸枣10-20g,龙涎香5-15g,天浆壳2-5g,酸不溜3-5g,白背三七5-8g,枇杷核10-15g,芸苔子3-10g,昂天莲2-5g,樱桃核5-10g,薤白5-10g。
优选的,治疗气滞血瘀型肺癌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石蝉草5g,红楤木5g,雪里开7g,南酸枣15g,龙涎香10g,天浆壳5g,酸不溜3g,白背三七5g,枇杷核10g,芸苔子8g,昂天莲5g,樱桃核7g,薤白5g。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石蝉草,为胡椒科植物石蝉草的全草,辛,凉,归肺、脾、肝、肾经,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利水消肿。主肺热咳喘;麻疹;疮毒;癌肿;烧烫伤;跌打损伤;肾炎水肿。《云南中草药选》:祛瘀散结,抗癌。治胃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肺癌。
红楤木,为五加科植物刺茎楤木的根皮,味微苦,辛,性平,祛风除湿;活血行气;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胃脘胀痛;疝气;崩漏;骨髓炎;痈疽;蛇咬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未经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5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